总体 2。65 2。69 2。62 2。76 1。32 0。33
敏感 2。71 2。61 2。41 2。68 0。76 0。54
判断 2。66 2。69 2。75 3。01 1。94 0。10
行为 1。73 2。11 1。80 1。75 2。49 0。04
认同 2。64 2。52 2。66 2。70 0。44 0。77
同一性 3。51 3。53 3。48 3。68 0。82 0。51
注:1=一年以上,2=约一年,3=约半年,即寒暑假,4=多次,过节就回家
从上表可知,以被试回老家的频率为自变量,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单因子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流动儿童道德动机在回老家频率上并无显著差异,但被试在行为维度上差异显著,而在其他维度上并无显著差异。
3。3 讨论
(1)本问卷的研究结果显示流动儿童道德动机的发展水平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他们的道德动机发展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是又处于一定的发展变化之中。
(2)Nunner-Winkler (2007)的研究表明性别差异开始于8岁,在17岁和22岁中增长。本研究中,男生和女生在认同维度上的差异显著,女生的得分高于男生,即流动儿童中,女生的道德动机发展水平相比较男生较高。导致这个结果出现的原因可能是性别不同带来的人格差异。女生往往心思细腻,关注内在的自我,也更容易遵守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家长、老师还有社会对女生的要求也比较高,因而显得比较“听话懂事”。
(3)Nunner-Winkler (1998;2004)的研究表明4岁到22岁被试的道德动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本研究结果与之一致,随着年级和年龄的增长,流动儿童的道德动机发展呈上升趋势。这可能是因为受到成熟、教育等因素的影响。
(4)本研究结果显示,流动儿童的道德动机在其父母打工方式上没有显著差异,这与原预想有很大不同,也与一些已有的研究结果不符。思考整个研究过程,推测出现这个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在样本选择上出现了偏差。被试年龄集中在6-12岁,这个阶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段的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依恋较强,而且样本中的被试多数是和母亲或父母同住,较少只和父亲同住或与父母都不在一起居住,不具说明性。针对这个方面出现的困惑,后续可做进一步研究。
(5)本研究结果显示,流动儿童的道德动机在姊妹情况上存在显著差异,在认同维度上的差异极其显著,家里有弟弟的流动儿童在认同维度和同一性维度上的得分皆更高一些。笔者推测,这可能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有一定关系,如果家中有弟弟,父母或者其他长辈会加强对年长的子女的教育,促使其道德认同和同一性的发展水平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