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这种只注重学习能力培养的幼小衔接工作是片面的、不可取的。这一阶段的孩子有着自己独有的特性:他们热爱新鲜事物。他们对这个社会、生活,对一切自己未触及到的东西都保有着最初的好奇。在这一个阶段里,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顺着孩子自身的发展观,用孩子天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去发现生活,去体验生活,去热爱学习,去学会学习。然而我们家长们现在的行为是本着对孩子的负责,对孩子的爱却忽略了孩子们自己内心的体会。家长用孩子的热情去让他们重复着一件枯燥的事情,换位为孩子们想一下。他们需要的是每一个阶段的幸福而不是每一个阶段为下一个做出超前学习而造就的优越和成功。的确,家长的这种行为确实会让孩子因超前学习而获得的优越感但同样会养成不认真学习的坏习惯,思想不集中,进而学习困难,成为“学困生”最后厌学。为什么厌学?因为超前的学习让他们提前学习到了本应该自己在小学学习到的知识。重复的内容让孩子感到了学习的枯燥,让孩子的热情遭受到了磨灭。课外的辅导使得孩子不愿意在学校的课堂上专注的学习。利大于弊。文献综述
家长为了孩子有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有资历较深的老师教授知识,不惜花费一切代价,让孩子进一所重点小学。学校确实是一个对孩子来说发展成长非常重要的一个载体,但这也绝非是唯一的方式和方法。不要让孩子为家长的行为而学习,而成为孩子的负担。孩子需要的是开心的、快乐向上的学习,需要培养他们一个完全积极向上的心态而绝非以为的关注学习成绩。儿童发展观才是家长更需要关注的地方。孩子是人,有尊严、有人格,大人需要监管但是一定要发挥孩子的自主性,不要过多的干预孩子的行为。
2。2 幼小衔接中幼儿园老师、小学老师和家长缺乏沟通
家长越来越相信超前训练的优势,认为学得多,学得早能在以后的学习生活里有更大的竞争优势。于是就开始大量补课参与兴趣班、英语口语、钢琴、书法、奥数等课程把他们的闲暇时间充斥的满满的。可所学的课程都不是按照幼儿的兴趣去选择的,自然无法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达不到家长预期的效果,剩下的只是徒劳和浪费时间,并且会养成幼儿厌恶学习的不良心理。
幼儿园老师不仅要制止家长这种错误的行为,更要让他们了解到正确的儿童发展观,要让他们知道培养儿童成才,首先要顺应儿童发展天性,过多的智力培育,会造成儿童在往后的学习中缺乏认真学习的习惯和态度,渐渐出现学习困难,跟不上大部分小朋友的节奏,从而造成儿童从心理上丢失了学习的兴趣和动机,遏制了他们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特长班的学习也应顺应孩子的兴趣,尊重幼儿的主观意识。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
有的幼儿园为了顺利实现幼小衔接,让大班孩子逐步接触小学内容,但他们从未接触过小学教育,以为小学注重分数就够了,忽略了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的培养以及心理上的疏导,不少孩子的握笔姿势、写字姿势都不规范,孩子的习惯一旦养成,要改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与其这样,还不如不学,什么都从零开始。社会上的幼儿园普遍有“小学化”的现象,这就导致了小学老师以为有的内容在幼儿园已经学过,在课堂上他们就把这部分内容进行复习训练而不作重点教授,这对于没学过的儿童来说,只能出去找老师辅导或家长教,不然会跟不上大部分学生的进度,渐渐成为“后进生”。
以上问题的产生,正是由于家长和老师间、小学老师和幼儿园老师间缺乏沟通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