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董事制度源于欧美,所以国外对独立董事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具有权威性。关于独立董事在公司中的具体职能作用,国外研究中,只要集中于其在公司中的监督作用和对企业运行发展中的战略管理决策。
一直以来对独立董事的研究,包括在委托代理理论阶段的研究,监督职能都是一直被关注的。1983年,Fama和Jesen在研究中表明,在公司的治理中,独立董事完全处于一个超然的状态,他们可以通过自主客观的观察与监督,对公司管理层做出考核甚至奖罚的处理。他们主要通过这些方式,积极参与到公司的治理中去,减少经理股东之间的矛盾,增加公司的价值,提高公司的效益。到了1990年,Kaplan和Reishus在进一步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言论,在对公司CEO的监督中,外部董事和经理的效果很明显。随后,Hermalin和Weisbach在1988年提出一点,一个企业如果业绩较差,那其内部的矛盾也就越明显。很多这样公司的做法是相似的,他们选择辞退一部分内部董事,而雇佣更多的外部董事,这样做的目的主要就是加强对管理层的监督。2000年,Charles J。P。Chen和 Bikki Jaggi通过一系列案列的分析得出,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所占比例越高,公司内部的问题暴露就越明显,这种相关性贯穿企业的始末。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
谈到公司发展治理过程中的战略决策,独立董事也是不可或缺的。1994年,Brickly和James在研究中表明,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独立董事的存在具有重要意义。公司在雇佣独立董事时,往往都会选择一些有着丰富学识或者有着市场观察力,操作经验丰富的人。在董事会做出公司决策时,这些人的意见往往至关重要,避免了单纯由董事会大股东做出决定的狭隘性,这样的直接受益人就是企业本身以及公司的股东。Schekkenger和Wood也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了一点,很多雇佣独立董事的上市公司,公司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比重越低,则公司在经营发展中遇到的风险困境也就愈大,二者存在明显的负相关。Rosenstein与Wyatt在九十年代初,通过对外部董事的研究得出结论:在整个资本市场的运转中,外部董事的任命具有增加整个市场财富的作用。因为外部董事的任命越多,其所披露的信息量就越大,公司的在资本市场中的战略调整也就相对增加。Cotter、Shivdasani和Zenner(1997)通过实例的对比发现一点,很多公司对比的时候,那些独立董事较多的企业,股东的收益也明显高于其他企业。当然,人们在对独立董事积极作用积极探索的时候,反对的声音也是存在的。一些人反对之前提出的独立董事在公司中所占比例与公司绩效成正相关的关系。比如Byrd和Hickman,他们认为这种简单的将公司绩效的好坏跟独立董事挂钩是不科学的,他们认为,二者之间没有直接明显的线性关系,因为在他们研究的一些目标公司中,出现了比例高,但是公司反而效益差的例子,究其原因,就因为过高的比例有时候真的会误导公司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