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外对白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药理作用和化学成分的研究,临床投入的应用多为医院自拟处方和制剂,对白芨组织培养的研究虽然很少,但也有了一些相关的报道。由于白芨的种子在自然条件下萌发相当困难,种子也非常细小,因此研究人员对白芨的组织培养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也有了一定的实验数据和发现。杨俊慧等人研究发现,与常规的使用白芨假鳞茎切块繁殖方法相比,用组织培养法繁殖白芨,幼苗发育整齐,增殖数量变多,移栽的幼苗不会出现病毒病症状。[2]朱玉球等人在黄花白芨组织培养中,已获得了圆满成功。余朝秀等人利用云南野生白芨进行生根和丛生芽增殖等实验,生产出了大批量优质组培苗。田英翠等人针对白芨组织培养过程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等作用进行了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综上所述,白芨的经济价值不容忽视。中国属于白芨资源富集区,为了更好利用这一难得的资源,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对其种苗培养、种子萌发、病虫害防治等规模化种植的重要技术手段将会掀起白芨研究的热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于2016年6月取自实验室现存的白芨试管苗。此白芨苗原产自浙江省富阳的山林,品质优良,采集后经消毒、无菌操作已在实验室无性繁殖多代,性状较为稳定。
1。2 培养方法
1。2。1 丛生芽的增殖
按配方配制两种不同激素的诱芽培养基各500ml,待加热完全溶解后,分装于24个(直径约6cm,高约9cm)玻璃瓶中,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冷却凝固后,放在经紫外线杀菌通风的超净台中,用镊子轻轻夹出实验室原有的试管苗中的新生芽,2~3个芽为一小株,分别接种到两种诱芽培养基中,每瓶接种4株,置于25℃的恒温室中见光培养。每隔15天记录丛生芽的增殖数量和茎干长度,分别取平均值,从而比较两种培养基中白芨幼苗的生长情况。论文网
两种培养基配方:① MS+TDZ+活性炭+蔗糖+琼脂条+水
②MS+6BA+活性炭+蔗糖+琼脂条+水,pH值均调至5。8~6。2,密封膜封口。
1。2。2 丛生芽的继代增殖
培养约一个月后,可观察到有大量新生白芨丛生芽。将装有丛生芽的玻璃瓶转到灭完菌通风的超净台上操作,继续用镊子分离开新生芽体,2~3个芽为一小株,接种到上一步实验中筛选出来的较优的诱芽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培养,每瓶接种4株,密封膜封口。操作完成,放入25℃的恒温室中见光培养。
待培养基中白芨芽数较多,或者培养基出现泛白和轻微凹陷时,需要及时进行继代。大致间隔期为一个月。[3]
1。2。3 炼苗
从上一步实验的培养基中挑选出长势较为良好的白芨幼苗,以株高5cm以上、每株2条根以上者为优。在移栽大棚之前先进行炼苗,在避光30%,温度在25℃~28℃,湿度60%左右的自然环境中将密封膜打开,让幼苗慢慢适应室内的温度和湿度。(等到白芨幼苗的叶色转变为浓绿,根部发白时,较适宜进行移栽[4]。)
移栽前,先用镊子轻轻地将沾有培养基的幼苗完整取出,用清水小心洗去附着于根部的培养基,以免日后烂根,然后挑选20株大小相似、长势良好的幼苗,测量每株幼苗的茎干长度,并取平均值。
1。2。4移栽
取20株经过炼苗处理的白芨幼苗,分别移栽到两种不同的基质中。移栽容器为穴盆,盆底留有孔穴。每盆栽5株,每种基质两盆,在大棚中培养,放置于有充分自然光的条件下,温度约为25~30℃,湿度为60% 左右,间隔3天左右用少量清水浇灌,注意浇灌适量、均匀。一段时间后,统计幼苗存活率和生长情况,比较不同基质对移栽成活率和生长情况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