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勇,王兴金的研究认为体育教育专业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具有一定规模,为全民健身事业提供了人才支持。但体育教育专业在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就业形势不乐观、真正从事本专业工作的人员较少。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其中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就是一个较为突出的原因[1]。
张玉宝在的研究认为体育教育专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应该落在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在体育教育人才或体育教师上,如果失去这个基础,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当然也就很难培养出合格的体育师资[2]。
吴保占在调查中发现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方向的毕业生去应聘此岗位并不顺利,是由于多数毕业生是在高中为了考试而训练,还有一部分是上大学后才开始主修武术课程,很少有自幼习武的,基本功扎实的。再加上在校期间不勤学苦练,促使自身技术水平不高,不能满足业余体校和武术学校对技术水平的要求[3]。
孙继新在《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研究》提出我国课程设置应该适当降低必修课的比例, 提高任选课的比例, 保持专选课的比例。增加选修课的种类同时必须重视优化课程内容体系, 要构建大中小学相衔接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4]。
陈琦通过研究对体育院校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实践环节教学等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强调依照"宽 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5]。
王润平通过对国内外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得出课程设置要适应培养目标的需求,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摆脱竞技体育的模式,增加理论课比例,突出技能课,娱乐课和健身果等内容[6]。文献综述
体育教学中不仅仅要专业技能强,还需要理论知识的奠基。刘根发指出目前中学体育教师指导专项课余训练的能力较好,专项技术、技能和裁判水平能够满足工作需要,需要进一步提高的是专项理论水平[7] 。
体育教育专业是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的主干专业,也是我国体育院校开设最早的体育类专业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为我国培养了大批高质量的体育师资人才,同时对其他体育专业学科的建 设和各类体育人才的培养起到了不可忽略的引领作用。这几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国内创办体育教育专业高校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加之基础教育的收缩融合,导致体育师资的需求逐渐趋于饱和,人才市场开始出现激烈竞争的场面。严峻的就业形势对人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课程体系是影响人才培养的关键。体育教育专业专业课程体系内容设置的合理与否关系着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因此,深入研究与体育教育专业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有利于提高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改善就业现状,增加毕业生的就业途径,也是关系到我院长效发展的大问题。
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是体育教师,因此本文研究的目的是调查杭州市中小学对体育教师的需求。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浙江省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文海实验学校、杭州市十三中、卖鱼桥小学、杭州市紫金港中学、勇进实验学校、转塘小学方家路校区、人民小学、浙大附属中学、杭州市闻涛中学10所学校的52位体育教师,如表1所示。
表1 杭州市10所中小学被调查的体育教师人数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