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外服务贸易的研究
如何把比较利益论运用到研究服务贸易中,是关于服务服务贸易讨论最热烈的问题之一。以美国经济学家菲克特客弟为代表的理论派提出了“比较利益论不能应用于服务贸易”的观点,他们认为不能用商品贸易的研究方法来分析与服务贸易相关的问题,因为服务贸易和商品贸易具有以下区别。第一,商品交易是物和货币的交换,服务贸易是劳务活动和货币的交换;第二,统计方法上,服务贸易的统计只出现在国际收支表中,不出现在海关进出口数额上;第三,劳务活动无法贮藏,而国际服务贸易中服务的生产和消费大多是同时存在的。另一种观点则是以科博为代表提出的“使用比较利益论分析服务贸易”,他们认为比较利益是一个通常有效的想法,专心于一个活动的每个团体有相同的利益,这个方法在服务贸易中依旧适用。只是在使用比较利益论分析服务贸易时,需要注意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重要区别——服务贸易的比较利益具有短暂性。88155
自20世纪70年代起,部分西方学者便试图用传统贸易理论来解释服务贸易,尤其是使用以要素禀赋为基础的H-O理论模型。希尔教授认为“服务的生产和商品的生产不同,服务的生产者无需购买或投入所有要素到生产过程中,其基本‘投入’不断为服务的消费者所拥有”,该观点中,他将服务业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作生产视为重要元素。山姆庞和施耐普则认为使用传统H-O理论来解释服务贸易具有一定缺陷,因为传统H-O理论中假设了两国间生产要素不流动。同时他们认为限制要素流动会使生产要素价格的国际化差异减小、服务的国际流动以及国际性服务价格的均等化。迪尔道夫则对H-O理论模型在服务贸易上的适用性提出了一些见解。他认为服务贸易作为要素流动和服务贸易作为商品贸易副产品,两者之间存在着比较利益,但这一观点中不能很好解释远距离要素贸易的问题。
80年代后期,琼斯和吉尔茨科斯基开始将规模报酬递增与不完全竞争理论加入进来用论文网
于分析服务贸易,他们尝试把服务贸易中的服务链与生产部门分离开后,加入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增的理论再分析服务功能。他们认为,一旦生产变复杂,生产部门中便会出现更多的链
需求,当生产能力扩大,边际成本梯形就会下降。运输、通讯、金融等部门的创新,更会整个过程加速。因为比较利益的存在,使服务在得各个国家间生产部门联系具备了可能性,他们将生产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在国内,另一部分则在国外。这种情况下,服务便能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1
2国内服务贸易的研究
曹标(2014)采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分析发现,生产者服务贸易能提升经济增长率,而消费者服务贸易则对经济增长率有抑制作用,且这一趋势随着国家收入水平的提高愈加明显。因此,我国在进行服务贸易的时候应该优先发展生产者服务贸易。
以浙江服务贸易为主题的研究最早是在2003年,郑吉昌、夏晴等人发表《浙江服务业、服务贸易发展特征与对策选择》,他们认为浙江省国际服务贸易发展速度较快,但存在服务贸易整体规模小,出口数额小,且出口量主要取决于自然条件的出口结构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他们提出“坚持改革推动,建立现代市场经济”“坚持开放发展,开拓国际服务市场”等措施。
在2007年,浙江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综合处分析了浙江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并提出了“加快推动浙江国际服务贸易发展”。他们认为:浙江省服务贸易虽然起步相较于其他省份较晚,但服务贸易年增速在全国各省份排名也是名列前茅,加快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浙江省应当积极推进国际服务贸易重点行业发展,建立有效的国际服务贸易促进体系以及加强政府对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服务与支持。汪素芹、杨瑾(2010)对江苏、浙江服务贸易竞争力从规模、增速、差额、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显示性竞争比较优势指数等方面进行了对比,认为江苏、浙江服务贸易发展规模扩大迅速,但与此同时,服务贸易逆差也不断加剧;从总体上来看,江苏、浙江服务贸易竞争力与上海等省市相比仍然较弱,但浙江竞争力高于江苏。阮维和虞忠平(2016)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下浙江服务贸易该如何发展。他们认为,浙江服务贸易发展具有地理位置优越、产业集群这两大优势,并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能有效的为浙江转移过剩产能、发展传统服务贸易,拉动新兴服务贸易增长。他们从政府、企业、行业三个层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政府层面:建立有效政策体系、提供融资渠道;行业层面:搭建行业平台、发展新兴服务贸易;企业层面: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