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过劳死”的界定研究韩飞雪(2010)分析激烈竞争的市场,认为“过劳”已经从精神病学的专用名词发展到了专指由于持续高强度的工作而导致的健康问题。本文从慢性疲劳综合症、亚健康、过劳死三个问题出发,说明了我国学界关于“过劳”问题的研究现状。蔡晓东(2010)认为过劳死问题在目前处于法律调整的模糊地带,建议从职业病的认定、工伤保险赔偿对过劳死者提供经济补偿。另外也论证了用人单位对过劳死者的亲属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承担违约救济, 加上社会、工会组织和行政部门的预防和救济,可对频发的过劳死悲剧的不再重演起到应有的作用。45674
(2)对“过劳死”原因的研究
王晓波(2010)认为知识型员工“过劳死”的诱因由环境变量(工作环境、企业文化因素、政策因素)、个体变量(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结构化变量(经济报酬因素、就业压力和晋升机会)三个方面形成的,要从加强法制和企业文化的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加强维权意识和心理健康等措施来防范知识型员工频繁“过劳死”。任芳芳(2011)从社会、企业和个人三个角度分析“过劳死”问题出现的原因:第一,国家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第二,企业以利益为本,对员工工作环境和身心健康关心不够;第三,员工间竞争大,工作压力大,生活方式不良,过度劳累进而导致“过劳死”的出现。
(3)“过劳死”防范的研究
孟续铎(2013)认为应建立服务“过劳”社会问题的相关非官方机构,丰富国内“过劳”相关统计资料,加强对我国劳动者加班状况的研究。李长风(2013)支持日本、欧盟、美国和我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有他们规范的“过劳死”立法,建议改善劳动保护,将“过劳死”提上立法日程。王薇(2013)的观点是历经30余年的发展,中国的IT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然而IT精英却正在遭遇生命的严冬。近两年,因心源性猝死、过劳死等事件的频发,IT行业正成为职场猝死的重灾区,所以应该对IT业过劳死研究予以重视。杨河清(2014)表示中国过劳问题严重,一定要多研究,应该学习老牌的发达国家制定并完善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中国亟须加强“过劳”研究,应多学科联合进行“过劳”问题研究,并指出未来“过劳”研究应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并举。郭琦(2014)从"过劳死"的法律认定、产生原因以及救济措施三个大的方面对此问题进行探究,提出了落实休息休假、定期体检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工会制度、设立专门认定机构、严格规制用人单位的责任等具体的解决方案。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适度劳动研究分会2014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为进一步加强对适度劳动的重视和对过度劳动问题的研究,对中国适度劳动以及中国过度劳动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尤其是适度劳动研究理论体系的建立,过度劳动的形成机制和后果,适度劳动和过度劳动的测量,适度劳动和过度劳动的法律规制,以进一步加强对适度劳动的重视和对过度劳动问题的研究。
究启示
本论文主要运用文献法与访谈法,对IT业经理访谈,查找数据,分析数据,通过剖析IT业行业特点论文网,结合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研究出IT业“过劳死”的防范对策。
希望研究结果能为IT业和其它行业的人带来一定帮助,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稳定。
从目前的文献资料中可以发现,虽然存在着一定争议,但说明我国开始重视过劳死问题。但是研究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一是钻研IT行业的学者较少,且少有系统研究的专家,大多只停留在研究表面;二是对过劳死定义的不清晰,缘由是我国没有相关法律法规以判定是否属于过劳死现象,导致大家的介分标准不统一;三是研究的数据缺乏,过劳死每年人数不详,现有的研究基本是纯理论和经验研究范畴,缺乏实证性;四是研究一般是关注“过劳死”的背景和成因,很少有学者把重点放在该怎么防范这点上,对社会的正面影响力度不够。
- 上一篇:国际贸易信用证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 下一篇:企业绩效管理国内外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
-
-
-
-
-
-
C++最短路径算法研究和程序设计
现代简约美式风格在室内家装中的运用
浅析中国古代宗法制度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中国传统元素在游戏角色...
巴金《激流三部曲》高觉新的悲剧命运
高警觉工作人群的元情绪...
江苏省某高中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研究
NFC协议物理层的软件实现+文献综述
g-C3N4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