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较优势理论的探究是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主要包括两个理论范畴,即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的新古典主义理论框架(Perfect Competition and 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简称CPS-PC)和垄断竞争、规模报酬递增的新贸易理论框架(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简称IRS-MC)[6]。传统的贸易理论解释比较优势的角度主要是从偏好、技术差异和要素禀赋方面着手。而新贸易理论则以本地市场效应最为经典,从本地市场规模着手,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解析国际贸易问题。56058
Krugman(1980)和Helpman and Krugman(1985)首次提出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指出存在规模经济和贸易成本的情况下,如果某个国家的某种产品拥有较大国内市场,则该国将成为该产品的净出口国[1]。该模型需要严格的假设条件,因此本地市场效应并不具有普遍存在性,之后,学者们试着放宽假设条件,在不同的条件下分析本地市场效应,因此本地市场效应在理论和分析框架上不断得到完善。Davis&Weinstein(1996,1999,2003)对本地市场效应理论的研究具有开创性贡献,关于本地市场效应的实证性文献也是从Davis&Weinstein(1996)以后开始大量涌现,Davis&Weinstein(2003)在考虑了市场准入因素后,最终得出本地市场效应对一国贸易产出具有重要影响这一结论[2]。在其后研究的过程中,Head&Ries(2001)基于美国和加拿大的产出和需求数据,分析处理后发现逆向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说明本地市场效应并不只是大国的专利,小国也可能成为净出口国,在本地市场效应下获益[3]。Schumacher(2003)采集OECD22个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数据进行研究,运用引力模型,得出制造业有16个行业存在本地市场效应[4]。Hanson and Chong(2004)基于美国进口数据,运用倍差引力模型进行验证,得出产业的平均运输成本对本地市场效应具有重要影响[5]。论文网
相比较外国学者对本地市场效应的研究,国内的研究则起步较晚,主要出现在2006年之后,虽然近几年的研究不断深入,但是仍然不够完善。钱雪锋和梁琦(2007)在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对本地市场效应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并做出了简要评论,同时指出培育国内市场也能推动出口贸易的发展[6]。张帆、潘佐红(2006)对中国31个省份的19个行业的数据进行验证,发现其中7个行业存在本地市场效应[7]。颜银根(2010)运用超额需求的方法,利用2002年的截面数据对我国全行业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1个行业具有本地市场效应,并通过与日本的对比,得出目前我国出口仍需以产业间贸易为主[8]。无论是国内区域间贸易,还是双边贸易,国内学者对制造业本地市场效应的研究颇多,宗毅君(2011)运用我国28个制造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从而得出本地市场效应对出口增长的深度边际和广度边际都能产生影响,深度影响相对更大[9]。陈雯、李佳璐(2012)应用引力模型,在我国与25个贸易伙伴国面板数据的基础上,对我国制造业的本地市场效应进行系统分析,得出有24个分行业存在本地市场效应[10]。对于双边贸易的研究,钱学锋、陈六傅(2007)借鉴Schumacher(2003)引力模型对中美双边贸易进行估计,得出大多数行业存在本地市场效应[11]。佟家栋、刘竹青(2012)对东亚发展中国家的本地市场效应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双边贸易中不存在本地市场效应[12]。刘磊(2013)则通过此方法对中日间双边贸易进行检验[13]。阚大学(2013)研究了中日之间的服务贸易,与传统的比较优势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本地市场效应在中国对日本的服务出口中具有更加显著的促进作用[14]。以上研究都只是从中国的角度展开,而本文是对中印两国在工业制成品贸易中的本地市场效应进行分析比较,选取日本、美国和欧盟为出口对象,因为这三大市场极具代表性,研究会更加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