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指的是单位为了确保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防止欺诈,实现管理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方法措施和程序与控制有关的功能,它包括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而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改善企业生产和管理的有效实施,是企业运作成败的关键,是构建现代企业内部管理体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67409
在中小型企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作为特殊的一个分支,中小粮食型企业的发展以及内部控制的管理方式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同时展开了与其相关的大量讨论与研究。邢玉霞,孙洪雁(2011)认为企业内部控制能保证经济资源的安全与完整、防范管理漏洞、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它是现代企业在管理经济活动时广泛采用的一种控制方法[3]。郭文平,杨凌(2011)认为内部控制能使企业单位各项业务活动能够有效的进行,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欺诈和舞弊的行为。企业通过实施内部控制,在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防止会计信息失真、遏制经济犯罪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4]。杨承亮(2011)主张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要有设计原则,即政策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协调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2]。张小斌(2012)建议各企业在制定内控制度时,要充分考虑制度的针对性、可操作性,确保制定的内控制度切实可行,并能充分发挥其相应的作用[1]。范国华(2011)认为在我国,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由此导致了许多中小企业缺乏持久的生命力。如何加强中小企业治理与构建内部控制制度,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5]。周志光(2011)认为内部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强化企业管理,降低企业的风险,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其基础是企业的内部分工[6]。林欣荣(2014)运用了比较分析的方法,总结出了我国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的不同之处,并在其基础上分析了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7]。汪涛,徐灿(2014)从国内国外对内部控制的建立与研究的重视程度,分析内部控制的现状问题[8]。张颖,郑洪涛(2011)研究发现,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是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企业规模与内部控制有效性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9]。马学奋(2014)认为不论内部控制理论、内部控制理论体系,还是内部控制实践操作,都是起源于国外,后来又传播到我国,对于我国企业而言,内部控制属于一个“舶来品”。这就导致目前我国部分企业管理者,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并未认识到内部控制对于企业具有重要意义,未能自觉树立内部控制的意识,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尚未成型,企业管理者普遍存在着以权谋私、滥用职权的行为,以规范化管理手段和措施代替传统经验的目标任重而道远[10]。陈克(2012)主张必须充分认识到风险管理在粮食型企业内控过程中的重要性,健全组织机构,强化管理职能[11]。侯新元(2014)针对A国粮食储备库的内部控制环境、机构以及现状分析得出内部控制在运用过程中如何合理操作[12]。解淑媛(2013)以QH粮食收储公司为例,剖析粮食型企业关于内部控制的运用和不足,论文网并提出对策[13]。曲立涛(2011)对当前粮食型企业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内控管理措施[14]。张会民(2012)探索分析粮食型企业管理风险的根源,运用内部控制来降低风险[15]。
在研读了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对国际快时尚服装品牌对中国本土服装品牌产生的影响及形成冲击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数据分析、案例研究等方法得出了最终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