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学者就公司治理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这一课题作了大量研究。本文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股权结构与现金股利政策
红(2008)研究股权分置改革造成的股权结构变化是否会对现金股利政策政造成影响,发现股改前后并未产生显著影响。徐文彬、刘猛(2009)在股改成功实施的背景下,研究发现绝对控股股东倾向派现。股权制衡程度高的公司能减少现金股利的“隧道效应”。李占雷、吴斯(2011)以2004-2009年中小板公司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第一大股东与其他股东持股比例相差越大,公司更愿意派现。武晓玲、翟明磊(2013)研究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因利益攫取的动机而对派发现金股利表现出较强的偏好。国外学者Mancinelli & Ozkan(2006)考察研究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派发现金股利的影响发现,代理理论在股权集中度较高的公司中普遍存在。72099
2。管理层激励与现金股利政策
叶继英、张敦力(2014)研究发现对员工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更倾向派现,派现力度也显著更高。李勇(2014)以2008-2010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政策呈正相关关系。杨俊、陈金勇、孙建波(2015)研究发现管理层的货币性激励与现金股利政策呈协同效应。论文网
3。董事会特征与现金股利政策
安玉琢、刘艳华和孙振娟(2009)通过研究2004-200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发现董事会规模和现金股利的发放成正比;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时,财务比较透明,更容易派现。陈立泰、林川(2011)以2003-2008年沪深A股部分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随着公司董事会的扩大,现金股利支付力度也会提高。但是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会使派现水平降低。国外学者Fich和Shivdasani (2006)研究发现多重独立董事身份减少了独立董事对管理层的监管,使管理层更容易掌控公司的股利政策,减少现金股利的发放的可能性,间接说明了独立董事与现金股利意愿之间是正相关关系。
(二)研究现状述评
通过翻阅文献不难发现目前的研究大多数是从公司治理的某一个角度进行切入,进行单因素研究。国内对于公司治理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起步较晚,而且大多数是从股权结构的角度分析现金股利政策的。由于研究时间的限制、样本数据的不完整以及研究方法和样本选择的差异,学者们不能进行全面彻底的分析研究。但都认为公司治理是影响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些宝贵的研究都将为以后学者的学术研究、文献写作提供宝贵的知识基础与借鉴。
[1] 红。关于股改前后现金股利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8(6):64-71
[2] 徐文彬、刘猛。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基于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12):128-138
[3] 李占雷、吴斯。中小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西股利分配研究[J]。商业研究,2011(2):7-12
[4] 武晓玲、翟明磊。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基于股权分置改革的股权变 化数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1):66-72
[5] Mancinelli Luciana,Ozkan Aydin。Ownership structure and pidend policy:evidence form Italian firms[J]。European Journal of Finance,2006,12(3):265-288
[6] 叶继英、张敦力。控股股东、高管股权激励与现金股利政策[J]。财经问题研究,2014(2):6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