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氰根离子的方法氰化物在现如今被应用广泛,我们不能避免对氰化物的使用,但是氰根离子又存在着对人类的健康和环境污染的影响,一般来说,近些年文献报道对氰根离子检测类型有以下几种。72178

(1)基于C-C键形成机理的氰根离子探针

迈克尔加成反应:Kim研发组研究的荧光探针R1、R2、R3和Dong研究组研究的荧光探针R4,对识别氰根离子的作用如下图所示[17 ]。这些受体探针含有α,β不饱和羰基,使用吸电子基团,硝基,醛基或酮基作为迈克尔加成反应的受体。在这些吸电子基团的作用下,氰化物离子被加到迈克尔加受体的β克尔位置,导致受体R1,R2和R3的显着荧光变化,以达到检测氰根离子的目的。受体R1在乙腈溶液中由于存在共轭的两个甲基氨基和不饱和羰基而具有电子转移猝灭作用,导致受体R1的荧光弱。在氰根离子的作用下,受体R1转变为中间体烯醇R1a,然后形成荧光酮形式的最终稳定结构R1b。在受体R1和氰根离子之间的反应中,受体R1分子中的PET(光诱导的电子转移)过程被中断,导致弱的荧光增强。受体识别氰根离子是,可以用肉眼观察溶液的颜色,并且通过受体R1从黄色变为无色[18]。

Lin等人在利用共轭加成的机理的基础上,设计并合成了荧光探针R5、识别检测氰根离子,及其识别反应在乙腈中图所示,R5已经在523 nm和573 nm和473 nm两个发射带的吸收峰。添加氰根离子后,在363 nm处出现一个新的吸收峰,在523 nm处的吸收峰明显降低[19]。此外,显着减少在573 nm处的R5的发射带强度,而在473 nm处的发射频段略有增加。识别过程很快,在1分钟内完成,检测限为328 nm的R5氰根离子。论文网

(2) 基于氢键原理

多年来氰根离子探针的研究较多,由于其灵敏度较高,操作简单,成本低,荧光光谱和开孔比色法广泛应用于氰根离子识别。识别的氰根离子探针大部分是通过特定的氢键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如果质子供体的吸电子能力和氰根离子对电子能力足够大,则从氰根离子到供体的概率很大的分子间电子转移反应,这使得设计基于分子之间的电子转移机制的氰根离子探针的设计是可行的[20]。氰根离子易于与游离活性氢形成氢键,所以应用氢键来鉴定氰根离子并设计氰根离子探针是理论上的。氰根离子识别中探针的NH键是重要的活性位点之一,目前含有氰根离子探针的氢键基团在鉴定过程中取得较大进展[21]。

由于使用氢键识别阴离子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与其他氢离子相比,尽管由氢键受体形成的氢键不强,但受体和阴离子之间的报告具有识别方法,如硫脲分子,酰基腙,主体。 在DMSO中,HCN中的pKa约为9。1,因此氰离子形成的氢键弱于磷酸根离子,而乙酸根离子较弱。 但是还有使用氢键来设计,合成和鉴定氰根离子受体的文献。2014年,Karothu任务组和其他设计设计为含有NH受体R6,可以在溶液和固体状态下鉴定,检测限为2ppb [22]。

         

(3)基于质子转移作用机理的氰根离子探针

苯咪唑类基团广泛应用于氰根离子探针的设计和合成。反应机理是将适当的吸电子基团结合在一起,使探针呈酸性,在加入氰根离子后,促进了亚咪唑的脱质子。在这一过程中,氰根离子诱导的去质子化将阻碍信息通信技术的进程,从而产生相应的光谱吸收峰值和荧光发射带移动[23]。

Das研究小组研究的探针R7和R8的结构显示,探针分子含有蒽醌和咪唑的共轭结构[24],对氰根离子的检测和鉴定具有很高的选择性。 在探针R7的CH3CN-HEPES(1:1,v/v)溶液中,474nm处的吸收峰随着加入氰根离子而增加,393nm处的吸收峰降低。 当探针R8添加到氰根离子时,390nm处的吸收峰降低,552nm处的吸收峰增加。 对于氰根离子,探针的R7和R8的检测限分别为0。06ppm和0。078ppm。此外,探针R7具有在恶臭假单胞菌细胞表面检测氰根离子的潜力[25]。

上一篇:经济一体化与一带一路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下一篇:迪士尼对于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市场影响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事件营销品牌识别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反应型氟离子传感器荧光...

命名实体识别研究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硝基控制的萘酰亚胺阴离...

氰根离子探针文献综述

模式识别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文献综述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安康汉江网讯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