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双声叠韵是中国语言文字所特有的现象,也唐诗宋词中音韵运用的重要手段之一。双声叠韵不仅是汉语单纯词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反映出古典诗词的音乐之美,亦对诗人情感的抒发与意境的塑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柳永是第一位在宋词中大量运用双声叠韵的词人,其数量之多为其他词人所不及。文章通过对柳词中构成双声叠韵的几种模式及其使用位置、运用方式的分析,论述双声叠韵对其意境塑造的影响,即语言运用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并指出双声叠韵的使用不仅体现出词人卓绝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体现了声情并茂的艺术表达效果,使词人的情感更加真切。88488

Alliteration and assonance is peculiar to Chinese language phenomenon, is an important means by the Tang and song phonology of alliteration and assonance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words, is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classical poetry not only reflects the beauty of music, but also to express the poet's emotion to the vital role with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Liu Yong was the first rhymist use alliteration and assonance in Song Ci, his number is more than the other rhymist。 Based on Liu words in several components of mode and use of alliteration and assonance, by way of analysis,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alliteration and assonance molding to its artistic conception, namely languag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ression and emotion。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 use of alliteration and assonance not only reflects the poet's ability to use language, and reflect the musical art form To achieve the effect, so that the poet's feelings more real。源Y于Y优E尔Y论L文W网wwW.yOueRw.com 原文+QQ752018.766

毕业论文关键词:柳永; 双声叠韵; 表情达意; 意境塑造; 影响

Keyword:LiuYong; alliteration and repetition in rhyme; convey one's ideas or feelings;create artistic conception;influence

一.

柳永是婉约派宋词的代表人物,长期以来,人们多从文学艺术的角度对柳词的写作手法,艺术风格,情感表达等文字层面的内容进行分析,此类文章不胜枚举。同时柳永也是在宋词中大量运用双声叠韵的第一人,其使用数量之多,笔法之精妙,为后世词人所不及。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删稿》中写道“双声叠韵之论,盛于六朝,唐人犹多用之。至宋以后,则渐不讲,并不知二者为何物… …苟于词之荡漾处多用叠韵,促节处多用双声,则其铿锵可诵,必有过于前人者。”[1]然而自宋以来从音韵角度对柳词进行分析的文章便寥寥无几,近代对柳词双声叠韵分析的论文,目前只找到一篇浙江大学陶然副教授在浙江大学学报上发表的一篇题为《柳词双声叠韵考论》的文章。而此篇文章也只是对柳词中双声叠韵现象的一篇概括性文章,其虽对字词的分析详尽,但对双声叠韵的作用并未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From优Y尔E论W文W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虽然古今语音差异增加了今人研究中古音韵的难度,但双声叠韵作为中国古典诗词特有的一种音韵现象,其不仅属于语言学范畴,同时也是一种文学艺术,双声叠韵既可以精准地诠释词曲的音乐旋律,也可以使诗人塑造的诗词意境更加完美,使诗词更好地表现作者的情感。因此,柳词双声叠韵现象的研究对进一步研究柳词的艺术,尤其是语言表达与已经塑造之间的关系,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双声叠韵是唐宋诗词字词声调的运用手段之一,所谓双声即为两字同母;所谓叠韵即为两字同韵。较早为双声叠韵下定义的是清代李汝珍,他在《音鉴》中说:“双声者,两字同归一母,叠韵者,两字同归一韵也。”[2]虽然,双声叠韵的定义 出现时间较晚,但双声叠韵这种语言现象在《诗经》中便已被广泛运用。例如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国风。卫风。硕人》)中的“巧笑”与“美目”。《诗经》中的这种组合形式对后世的影响很大,魏晋以后的不少诗人都尝试使用这种形式。[3] 周春《括略》卷一记载了双声叠韵的发展:“双声叠韵,分而言之,三百篇所早有。沿及两汉、魏晋,莫不皆然。但尔时音韵之学未兴,并无所谓双声叠韵名目,故散见而不必属对也。自沈约创四声切韵,有‘前浮声,后切响’之说,于是始尚对者,或各相对,或互相对,调高律谐,最称精细。唐初,律体盛行,而其法愈密,惟少陵尤熟于此。神明变化,遂为用双声叠韵之极则。迨宋初而渐微,北宋如宛陵山谷,南宋如石湖剑南诸家,皆不复悉意,而旧法殆尽。然我观齐梁以上,祕奥未开。宋元以来,几成绝学。考其篇章,往往亦多闇合此,殆关乎天籁,非人力可强者矣。律诗中联,自宜相对,即律诗起结及绝句用对体者,便须用此法,但起结及绝句可对可不对,非若中联之严也。古诗之作对体者亦然,而古诗尤宽,大抵不单用耳”。[4] 洪亮吉在《北江诗话》(卷一)中写道:“三百篇无一篇非双声叠韵。降及楚辞与渊、云、牧、马之作,以迄《三都》、《两京》诸赋,无不尽然。”[5]可见;双声叠韵始于《诗经》,发展于魏晋,兴盛于唐朝,宋以后逐渐消失殆尽,经历了一个无意为之到有意为之的过程。论文网

上一篇:廖一梅戏剧作品中的媚俗性其悲观三部曲《恋爱的犀牛》《琥珀》《柔软》为例
下一篇:微信时代的诗意生活

论韦庄词中的女性形象

李煜与纳兰性德词中的月意象

梦窗词中的动态描写和时空感

宋朝李纲诗词中意象浅析以军旅酒山水为例

清代女词人庄盘珠词中的矛盾心理及原因探究

辛弃疾词中的时间意识及其作用

汉字的谐音手法在网络新造词中的应用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安康汉江网讯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