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 问得刘根民不知如何对答
17) 海民一直冷嘲热讽,呛得少安无言以对。
→海民呛得少安无言以对
18) 白嘉轩常常忍不住咬那手腕,咬得女儿哎呦直叫,揪他的头发,打他的脸。他把疼哭了的女儿架上脖子在院子里颠着跑着,又逗得灵灵笑起来。
→白嘉轩咬得女儿哎呦直叫
→(白嘉轩)又逗得灵灵笑起来
19) 孝文拉开窑门,一个耳光抽得媳妇跌翻在门坎上。
→孝文抽得媳妇跌翻在门坎上
20) 孝文揪着媳妇的头发髻儿,两个嘴巴抽得她不再吼叫撕骂了。
→孝文抽得她不再吼叫撕骂了
21) 他郑重其事地向李光头道歉,说当初不该用拳脚逼债,逼得李光头鼻青脸肿。
→他逼得李光头鼻青脸肿
22) 她总是躲着不见面,急得她父亲把她骂过好几回了。
→她急得她父亲把她骂过好几回了
23) 玉德老汉却一头扑在黄土地上,啊嘿嘿嘿嘿地哭开了,弄得他两个都很尴尬。
→玉德老汉弄得他两个都很尴尬
24) 她刚要起身,克南却来了,气得她差点要哭出来。
→克南气得她差点要哭出来
25) 他总是对你笑嘻嘻的,气得人只能流泪。
→他气得人只能流泪
26) 但两个不识字的妇道人家却把她臭骂了一通,弄得巧玲当晚上跑到学校另一个女老师那里睡觉去了。
→两个人弄得巧玲跑到另一个女老师那里睡觉
27) 她的笤帚疙瘩每一下都打在这魔鬼的猫的下腹部,打得猫遍体淋血。
→她打得猫遍体淋血
28) 那些嗡嗡响着的蚊子咬得他全身发痒,咬得他心烦意乱。
→蚊子咬得他全身发痒
→蚊子咬得他心烦意乱论文网
这些句子相较于“这孩子追得我直喘气”和“那孩子追得老头儿直喘气”显得复杂一些,这些语料是从小说中摘取,在N1+V得+N2+VP的这个结构中,增加了一些成分,经过简化,删掉作者为了准确表达自己想要传递的信息而附加的成分之后,可以提炼出与“这孩子追得我直喘气”、“那孩子追得老头儿直喘气”相似的句子。在没有上下文对照情况下,易引起歧义,如例1)“凤霞马上就会扭过头来看我们,两只眼睛一眨一眨,看得我和家珍心都酸了”简化之后变成“凤霞看得我和家珍心都酸了”,究竟是“凤霞”看“我和家珍”, “凤霞”心都酸了,还是“凤霞”看“我和家珍”, “我和家珍”心都酸了,或是“我和家珍”看“凤霞”, “我和家珍”心都酸了?例2)“许三观看得桂花低下了头”,谁看谁,谁低头?例3)“他们打得我牙齿都疼了”,谁打谁,谁牙齿疼?(这一句,由于动词短语“牙齿都疼了”,按照人们的生活常识,打人者打人时一般不会打得自己牙齿疼,因此一般不会有“他们”打“我”,“他们”牙齿疼,以及“我”打“他们”,“我”牙齿疼的两种歧义,这一句从语法角度判断,会引起歧义,但从语义角度判断,不会引起歧义)例4)“认识的人叫得我头都抬不起来”,谁叫谁,谁抬不起头?例5)“他揍得李光头的耳朵里嗡嗡响了一百八十天”,谁揍谁,谁耳朵里嗡嗡响了一百八十天?(这一句与例3)相似,由于句子末尾的动词短语,从语法角度判断,会引起歧义,但从语义角度判断,不会引起歧义)。而在通过对照上下文之后,可知,例1)是“凤霞”看“我和家珍”,“我和家珍”心都酸了,例2)是“许三观”看“桂花”,“桂花”低头,例3)是“他们”打“我”,“我”牙齿都疼了,例4)是“认识的人”叫“我”,“我”头都抬不起来,例5)是“他”揍“李光头”,“李光头” 耳朵里嗡嗡响了一百八十天。通过分析这5个例子,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规律,在这些句子中,N1总是V的施事者,N2总是V的受事者,而后面的动词短语VP都是N2在经过N1对其的施事后所产生的一系列反应。那么,后面的例子也是如此吗?通过分析,发现果然如此,包括前文提到的在语义角度不会产生歧义的3、5两个例句,都普遍适用于这个规律。包括最后两条语料,最后两条语料与前面的略有不同,前面的例子N1和N2俱是人类,而最后两条语料中的N1或N2为非人类的生物,但在分析之后,发现这2条语料与N1和N2俱是人类,都遵循“N1总是V的施事者,N2总是V的受事者,而后面的动词短语VP都是N2在经过N1对其的施事后所产生的一系列反应”的规律,即例27)是“她”打“猫”,“猫”遍体淋血;例28)是“蚊子”咬“他”,“他”全身发痒、心烦意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