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无国不有美俗,无国不有恶俗”[3]P102,所以移风易俗就显得很重要。早在先秦时期儒家就开始了关于礼与俗的思考,并在礼俗关系的思考上,提出了以礼化俗的思想。在先秦儒家看来,先王制礼,并非凭空创造,而是在继承上古时期遗留下来的良风美俗的基础上使其规范化礼仪化而加以推广的,如《礼记·礼运》篇记载了儒家关于礼俗关系的思考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孔子在向其学生言堰解释周代丧葬礼仪“招魂”和“饭含”时说,远古时代的人认为人死后,“体魄则降,知气在上”[4]P271,亲人须登屋呼喊,这样才能把灵魂招回,所以有了“招魂”的习俗;远古之人“未有火化”[4]P272,人死以后则也是用生稻放其口中,虽然周代人已熟用火来作食,但是下葬时依然选用生稻。周代“招魂”“饭含”的礼节其实来自于远古时期人们的丧葬习俗,所以《礼记》中言“皆从其初”[4]P272。在儒家看来礼来源于俗,俗是礼的原始形态,而礼则是风俗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正是由于礼俗之间的密切关系,让儒家认识到以礼化俗,较之于法令更能深入人心,礼乐教化对于民众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民众更易于自觉自愿的加以遵守,所以荀子言“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3]P67。

孔子就是以礼易俗思想的首倡者。他强调礼对风俗的规范作用,在《礼记》中多处记载孔子对于当时生活习俗提出礼的规范,如:在服丧上,孔子强调“三年无改父之道”[4]P232;在婚姻上,孔子强调“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义”[4]P299;在服饰上,孔子强调“君子不以甜郷饰,红紫不以为亵服”[4]P302;在饮食上孔子说“食不厌精,脸不厌细”[4]P307。孔子主张把礼融为人们的内在自觉,把俗进行礼的规范,以礼变俗,通过“教顺民俗”、“化民成俗”让民众都尊礼、知礼、行礼,从而构建一个理想的“礼治”社会。

孔子之后的荀子,继承了孔子以礼化俗的思想。在荀子看来:“礼者,政之挽也”[3]P164,礼是国家政治的根本,是国家安宁的保障。荀子提出了“明礼义以道之”“隆礼义”[3]P98来进行移风易俗。首先是要恢复礼制,强调用礼来维持社会秩序,等级贵贱,荀子言:“分莫大于礼”,而所谓的“分”是为了让“贵贱有等,长幼有差”[3]P122,“贫富轻重皆有称也”[3]P145。通过“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3]P145达到荀子理想中的盗贼不生,民众各安其分,男女有别的“风俗之美”[3]P167;其次在于要推广礼乐教化,要将“礼”的思想道之于民,荀子提出“广教化,美风俗”[3]P188,在他看来,移风易俗,更化民心,“夫是之谓政教之极”[3]P255。

    孔子和荀子为贾谊风俗思想形成提供了借鉴和源泉,这是贾谊风俗思想形成的条件之一,但是秦及汉初风俗败坏的现象才是导致贾谊关注移风易俗的主要原因。

二、贾谊对秦及汉初风俗的批判来自优I尔Y论S文C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贾谊“以礼化俗”思想是建立在对秦及汉初风俗批判的基础上的。秦朝在完成“扫六合”之后,面对东方六国与秦在风俗文化上的巨大差异,秦始皇开始整齐风俗,使六国接受秦文化模式,改造一切不合时宜的陋习恶俗,《史记·始皇本纪》所载各地刻石都是秦推行移风易俗举措的有力证明。如会稽刻石记载了秦始皇“匡饬异俗”的雄图伟志:“大治濯俗,天下承风,蒙被休经”[5]卷六·P50。

上一篇: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对棉纺织工人子女的初等教育产生影响的因素
下一篇:熊廷弼及其《新兵全伍脱逃疏》晚明逃军问题

明清运河变迁与众兴镇的兴衰

四川女性群体在四川保路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对棉...

明代里老制与元代社制的比较研究

中国喜剧电影台词的风格...

论李劼人大河小说中的审父意识

从《知在》看张洁晚年的个人意识形态的嬗变

教師如何进行赏识教育【2768字】

三萜类化合物国内外研究现在概述

XLPE电缆直流成分法电力电...

没经验开什么店最简单一...

新型箱式盘架式干燥器的设计开题报告

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工作...

家校通家校合作国内外研究现状

学生上机实验课管理系统研究现状

Android智能手机的移动校园新闻平台的设计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