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主要有三本礼书,分别是《周礼》、《仪礼》和《礼记》,合称“三礼”。其中,《周礼》是以西周、春秋的制度为基础编订的一部理想化的政典,分述各级官员职掌以及相关的典章制度[3],《仪礼》是春秋战国时代贵族所用礼仪的汇编,《礼记》则是儒家有关“礼”的资料汇编,涉及内容比较复杂。其中,关于冠礼的记载主要出自《仪礼·士冠礼》和《礼记·冠义》,前者主要记载了当时的士阶层举行冠礼的具体仪式,后者则主要是对冠礼的含义的阐释。冠礼一直是我国礼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朝历代关于冠礼的研究主要还是以这两篇文献为基础,进行注疏和考据。汉代有关冠礼的研究最重要的是郑玄的《仪礼注》和《礼记注》中的冠礼部分,郑玄在经学上的成就非常巨大,后人在评价时说“郑玄囊括大典,网罗众说,删裁繁芜,刊改漏失,择善而从”[4],正是因为这样,郑玄的注本才能迅速取代其他版本,直到今天仍是普遍认可的权威注本。魏晋南北朝时期,礼学逐渐衰微,关于冠礼的的研究成果主要有魏晋经学家王肃的《三礼注》中的冠礼部分,以及南朝皇侃的《礼记义疏》和《礼记讲疏》中的有关内容。唐宋时期,关于礼的研究十分繁盛,唐朝时以孔颖达奉诏编纂的《礼记正义》以及贾公彦所著的《仪礼疏》和《周礼疏》为代表,成就显著,它们都被纳入官学,供天下人讲习,影响很大,宋朝主要有朱熹、魏了翁、司马光等学者,他们都各自对三礼进行了注解,并有所创新,代表作品主要有魏了翁的《仪礼要义》、朱熹的《仪礼经传通解》、卫湜的《礼记集说》等。元朝时,研究礼学的主要著作有吴澄的《仪礼逸经传》、敖继公的《仪礼集说》、陈澔的《礼记集说》等。明代很少有学者研究礼学,鲜有著作留世。清朝时,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礼学研究又重新兴起,并出现了不少名家著作,如方苞的《仪礼析疑》和《礼记析疑》、胡培翚的《仪礼正义》、盛世佐的《仪礼集编》、纳兰性德的《陈氏礼记集说补正》、孙希旦的《礼记集解》等,可谓硕果累累。民国时期,关于冠礼的研究寥寥无几,仅有著名民俗学家江绍原先生著有《中国古代的成人礼》,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古代成人礼,即冠礼,之后的数十年间,关于礼学的研究几乎无人问津,冠礼也不例外。1962年,杨宽先生在《中华文史论丛》第一辑发表了《“冠礼”新探》一文,打破了这一局面,揭开了中国当代礼学研究的新篇章。自上世纪70年代末起,礼学研究又逐渐复兴,关于冠礼的研究也出现了不少著作。其中,钱玄先生的《三礼通论》是三礼研究的经典著作,《三礼通论》从三礼的礼书著作、名物、制度、礼节仪式等四个方面对三礼进行了全面的考证,内容详实,论述精确,考证充分,也对冠礼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此外,还有彭林先生《〈三礼〉说略》、王锷先生的《三礼研究论著提要》、戴庞海先生的《先秦冠礼研究》等,都是很有价值的冠礼研究著作。

近二十余年来,也有不少学者发表了探讨冠礼的论文,主要有周绚隆的《试论中国古代的冠礼》(《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彭林的《冠者礼之始也:冠礼》(《文史知识》2002年第7期),白华的《古代冠礼简论》(《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张文安的《略论中国古代的冠礼》(《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4期),戴庞海的《略论中国古代冠礼的教育功能》(《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成守勇的《冠礼:成人的期待与认同——从〈礼记〉文本礼记的视角看》(《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汤海艳、杨明的《中国古代冠礼及其道德教育功能初探》(《伦理学研究》2011年第4期),朝黎明的《中国古代冠礼及其文化元素》(《内蒙古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等。

上一篇:清代江宁钟山书院山长群体构成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接受美学视角下青春网络小说发展的原因探析

论我国“邻避”现象的解决路径

论秘书能力的构成

苏北乡镇企业秘书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现代办公室秘书的基本素养

论秘书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从近代小说词汇看《汉语...

YZ18振动压路机传动系统设计+CAD图纸

湘东地区农村中學艺术課...

镧锰掺杂的BaFeO3钙钛矿阴...

年产10万吨合成氨工艺设计开题报告

唇裂术后鼻畸形矫正术后...

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洧没...

磁性微生物复合材料的制...

正交试验的過饱和交通状...

芳烃抽提装置提馏塔设计任务书

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