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摘 要] 文章从声调的文度对汉语口吃发生的音节位置进行考察。一般认为,汉语中的阳平(T2)和上声(T3)较难掌握,去声(T4)和阴平(T1)较容易。我们通过访谈形式对徐州话口吃者的声调发音状况进行考察。结果表明, T2和T3之后较常出现延迟, T4之前常出现延迟,且 T3+T4的组合是延迟频率最高的声调组合,文章推测这可能是因为这种组合中基频变化幅度大,对语言运动控制能力的要求高,而口吃者在此方面能力不足。37866
    毕业论文[关键词] 口吃 徐州话 声调 音节
    A Study on the Stuttering Loci of Xuzhou Dialectic Stammers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darin tone and stuttering  loci. In general, the rising tone (T2) and falling-rising tone (T3) are much harder to pronounce and perceive than the high-level tone (T1) and falling tone (T4). By interviewing the stammers of Xuzhou dialect, it has been revealed that the delay is more  likely to turn up after the Mandarin syllables carrying T2 and T3, or, before the syllables carrying T4. In addition, the delay frequently shows up between the tone combination T3+T4. It has been speculated that the reason behind this is the rapid change of fundamental frequency. This kind of rapid change requires a higher level of speech motor control, which is what the stammers lack in. Key words: Stuttering loci; Xuzhou dialect; Tone; Syllable
    目  录
    1  引言.. ..1
    2  相关理论模型2
    2.1 内隐修复假说2
    2.2 语音编码能力研究  ..3
    2.3 言语计划理论与言语运动失调假说..4
    2.4 能力需求模型..4
    3 汉语声调概述.5
    3.1 徐州话声调.6
    3.2 基频.7 
    3.3 声调发声和感知顺序..7
    4 徐州话口吃的语流障碍分析.9
    4.1  研究基础.9
    4.2  研究手段.9
    4.3  研究预期.10
    4.4  数据统计..10
    4.4.1 T3,T2 出现在延迟段之前一个音节上的频率更高. 11
    4.4.2 T4 出现在延迟段后一个音节上的频率最高.13
    4.4.3 在声调的动态变化中考察其与口吃发生位置的关系.  .. ..   .14
    4.4.4 重复与停顿在不同声调上的发生频率统计.14
    5 分析与讨论.15
    5.1 T3+T4 对说话者语言控制能力的要求更高..15
    5.2  升调的末端与降调的始端常出现基频的较大变化..16
    5.3 T3 与 T2 更接近16
    5.4  口吃者声调方面“要求”与“能力”的失匹配.17
    6  结语18
    7  参考文献.19
    1 引言 世界卫生组织对口吃(stuttering)的定义是:一种言语节律障碍,在说话过程中口吃者知道自己希望说什么,但却因为不随意的音节延长、停顿、重复以致在表达时出现困难(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77),  言语产出过程中出现的重复,延长或停顿就是口吃的三个最明显的标志。口吃是只在自然语流当中才会出现的言语不流利现象,口吃者在唱歌,朗读,自言自语,与小动物说话等一些列活动中都基本不会出现口吃。那么这种不流利现象的发生是否是不可预测的呢?它多发生于言语当中的什么位置呢? 已有研究证明,口吃者在言语计划与执行方面存在易于常人的加工模式,言语计划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语音编码作为言语产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在语音编码的加工过程中,除了我们关注最多的声母和韵母的监控之外,非音质音位的加工的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国外已有研究表明重音音节比非重音更多发生口吃,据此进行类比推测,汉语中声调基频变化程度的不同是否也会影响口吃者的语音加工呢? 另一方面,汉语中对口吃发生位置(stutteing loci)①的研究很少,一般认为口吃多发生于一句话的第一个词,一个词的第一个音节。外国学者对口吃发生位置的研究比较充分,许多证据都表明,口吃多发生于(1)重音音节(2)长音节(3)对成年和学龄儿童来说,实词多发生口吃(4)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虚词多发生口吃(5)句首词(6)一个词的第一个音节(7)以辅音开头的词(e.g.,Au-Yeung, Howell,   & Pilgrim 1998; Bloodstein & Gantwerk 1967; Brown 1945; Helmreich & Bloodstein 1973; Wingate, 1984, 1988,转引自Chou Fangchi, Patricia Zebrowski, Yang Shulan 2015).   对于有声调的语言,其口吃问题得到的研究较少,因而,口吃者的声调控制问题也很少得到关注。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但汉语口吃研究起步比较晚,对汉语口吃的声调问题的研究也屈指可数。在预测口吃发生位置的研究的中,研究者对重音的关注比较充分,一些对德语和英语成年口吃者的研究都表明重音比非重音更易产生口吃。英语是轻重型语言,研究者对重音的关注很早就开始了,对口吃的重音控制问题也有过较早研究。重音是相连的音节中某个音节发音突出的现象,它出现在句子中,也出现在某些语言的单词中(高明凯 石安石  1963),一般认为,汉语当中没有词重音,因此也鲜有关于重音与汉语口吃关联的研究。重音、字调、语调是非音段音位的三个重要方面,类比于英语德语口吃研究对重音的关注,已经有一些学者将汉语口吃的研究目光投向了声调。 不论母语学习者还是二语学习者在声调的习得顺序上都显示出差异,一般来讲,学习者对阳平(即第二声,T2)和上声(即第三声,T3)的声调感知情况要差于阴平(即第一声,T1)和去声(即第四声,T4),另一方面,来自其他语言障碍的证据也表明,T2,T3出现的不流利情况要比 T1,T4 多。据此,本文以汉语口吃者在附着不同声调的音节位置上出现不流利的频率不同为假设,以徐州话为例,对汉语声调与口吃发生位置的关系进行研究。 最常见的分类方式是将口吃分为发展性口吃,神经性口吃和心理性口吃三类(Prasse & Kikano 2008,转引自吴秀华  2012)。本文针对发展性口吃进行研究②。
  1. 上一篇:留学生使用汉语时间副词“从来”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
  2. 下一篇:先秦汉语中常见否定副词使用研究
  1. 方言与普通话在文学创作中区别与联系

  2. 汉语方言在普通话语境下的走向

  3. 论电影《飓风营救》中的父亲神话

  4. 《西游记》对《山海经》...

  5. 基于GIS徐州方言时空分析

  6. 哈萨克神话对哈萨克文学的影响

  7. 《牡丹亭》新论以《杜丽...

  8. 江苏省某高中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研究

  9. NFC协议物理层的软件实现+文献综述

  10. 中国传统元素在游戏角色...

  11. 高警觉工作人群的元情绪...

  12. C++最短路径算法研究和程序设计

  13. g-C3N4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14. 浅析中国古代宗法制度

  15. 巴金《激流三部曲》高觉新的悲剧命运

  16.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17. 现代简约美式风格在室内家装中的运用

  

About

优尔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youerw.com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