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詹姆斯·希尔顿在20世纪30年代出版了《消失的地平线》,作者创造出一个与世独立的精神乐园——香格里拉。在一战结束、英国工业革命又积攒了很多问题的特殊历史环境下,作者通过创造一个西方人眼中的“世外桃源”,表现出欧洲人民对无忧无虑的美好世界的向往。文章通过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分析香格里拉所透露出的浓郁的中国儒家思想和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碰撞,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认识西方人笔下独特的香格里拉形象。62807
毕业论文关键词:香格里拉;儒家思想;融合;独特
The Image of Shangri-La in Lost Horizon
Abstract:James Hilton published Lost Horizon in the 1930s, and the author created a spiritual paradise standing aloof from the world - Shangri-La. Under the special historical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 First World War was over and many problems were accumulated during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Great Britain, the author presented European people’s desire for a carefree and wonderful world by creating a “land of idyllic beauty”in the eyes of the westerner.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hick Confucian ideas of China revealed by Shangri-La as well as the integration and collision of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through in-depth interpretation of the text. Moreover, by combining with the understandings about the social background at that time, it analyzes the unique image of Shangri-L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westerner.
Key Words: Shangri-La;Confucian Ideas; Integration;Uniqueness
目 录
摘 要1
Abstract1
前言 1
一、文化传承与文化融合2
(一)中国传统思想的深厚底蕴2
(二)文化融合的结晶3
二、遗世独立的精神乐园4
(一)香格里拉被创造的时代背景4
(二)纯净的自然环境5
(三)独特的人文环境 6
三、西方视野下的香格里拉7
(一)对金矿的向往7
(二)青春永驻之谜8
结语 9
参考文献9
致谢11
《消失的地平线》中的香格里拉形象
前言《消失的地平线》讲述的是东方传教士罗伯塔·柏灵克洛小姐、美国人亨利·巴纳德、英国领事休·康韦以及副领事查尔斯·马林森上尉一行四人在香格里拉的奇妙经历。他们原本是从战争局势恶劣的巴斯库尔乘飞机撤离到白沙瓦地区,在飞行途中发现飞机被劫持,但无能为力,最后飞机降落在中国藏区边界卡拉卡尔山脉。飞行员身受重伤,临死之际告诉他们四人去一个叫香格里拉的地方,他们被一行僧人带回了香格里拉寺庙。香格里拉拥有西方现代化设施但奉行着中式的传统管理理念,使四人大为吃惊,最终传教士柏灵克洛小姐与美国人巴纳德决定留在香格里拉,而在马林森的请求下康韦与其一同离开了香格里拉。香格里拉是希尔顿构造出来的乌托邦社会,“对于乌托邦社会的构想实际上可以归因为对现实的不满,从而在精神上寻求一种超越,一种寄托,也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动力促进人们对自身所处境况的反省与提升。”[1]香格里拉的人们生活富足且幸福,没有外界战争的侵扰,是一个与世无争并且在地图上都无法找寻的地方,希尔顿想要通过创造香格里拉来映射当时的社会问题。作者想在更遥远的地方寻找文明的遗迹,这里的“远”不只是地理距离上的远,更是延伸到信仰、文化以及生活方式的差异当中的远。在香格里拉,人们奉行着适度、无为而治、中庸的生活原则,透露出浓重的中国儒家传统思想,但是又适度的接受各种各样的宗教,不会绝对的肯定一种宗教而否定其他的宗教,表现出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在体现中国传统思想的同时又表现出独特的西方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