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的思考型不同,堂吉诃德有着行使天下一切正义之事的愿望与冲动以及哈姆雷特所缺乏的行动力。堂吉诃德有着不合时宜的乐观,他行动太快,缺乏思考,往往达不到他的初衷,造成好心办坏事的局面。

堂吉诃德是一个战斗者。屠格涅夫说过,堂吉诃德和哈姆雷特代表着人类天性的两极,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偏向于某一方。堂吉诃德代表着过去,而哈姆雷特象征着未来,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哈姆雷特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杭海的《论诺斯托罗莫中的哈姆雷特堂吉诃德二分现象》中提出了他的观点:心思缜密的哈姆雷特,猜疑一切;果决勇敢的堂吉诃德,认定一点便目空他物。他们的并存就形成了一种猜疑和信奉二分状况。这两种对立却又基本的人生观,在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得存在。

哈姆雷特则象征了人文zhuyi者的彷徨与迟疑,他身上缺乏一种果决。但是哈姆雷特欠缺行动力的特征并不仅仅反映了哈姆雷特自身的性格悲剧,这也是人文zhuyi者的一种状态:他们不知道怎样行动才是正确的。可是具备了行动力我们或许又会陷入堂吉诃德式的滑稽中,这是一个荒谬的怪圈。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一直在呼唤一个兼具堂吉诃德和哈姆雷特两者有点的理想人文zhuyi者的出现:完备的思考力指导着出色的行动力。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二)、堂吉诃德和浮士德

1、西须福斯般的堂吉诃德与浮士德

堂吉诃德和浮士德身上更具备一种“西须福斯”的精神。西须福斯本身在存在zhuyi者加缪的笔下却是一个充满着战斗精神的人物代表,这与希腊神话中的悲剧形象有着本质区别。堂吉诃德和浮士德都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名为自强不息的精神。

浮士德与堂吉诃德一生都是在行动度过的,行动是堂吉诃德和浮士德精神的本质。然而在行动的过程中,堂吉诃德与浮士德又有诸多相似之处:堂吉诃德的每一次行动也都是在做无用功,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便是堂吉诃德解救下一个被主人痛打的小孩,小孩对他说:“恩主,你要么留下来,要么带我走,否则我的主人会加倍地痛打我的。”[1](p124)堂吉诃德却天真地相信了孩子主人的话,结果小孩在堂吉诃德走后受到了主人更加残酷的报复。而浮士德想要为老百姓造出一片可以开垦的土地是,却使得一对老年夫妇在梅菲斯特乘机点燃的大火中罹难。在追求的道路上,堂吉诃德和浮士德似乎永远找不到他们的满足点,因为他们始终处于一种对于新的事物的认知的不满足上,于是他们只能再去不断追求,不断认知。这种轮回就好像西须福斯那样一次又一次地把石头推上山。

但一种精神的伟大之处并不在于他的逻辑存在有多么得合理,而在于有千万个信仰它的人为了追求而献出了他们的生命。堂吉诃德和浮士德的不止追求告诉我们:“凡自强不息者,均能得到拯救。”

2、结局的差异:回归与拯救

李德恩在他的《论堂吉诃德之死》中就其临死的行为含义提出观点:

“他的顿悟是对历史使命感的背叛……堂吉诃德对骑士小说的否定,从表面上看是对过时的、已不流行的骑士小说的拒绝,实质上是对为民舍命的人文信仰的背离。”[2]

纳博科夫也提出了与李德恩相似的观点:文献综述

“在书的结尾,他放弃了自己的信仰……是因为他的决定符合他的愚昧时代的道德功利标准。他死之前放弃,这个决定是一个仓促的投降行为,一个可悲的变节行为”[3](p23)

上一篇: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里孤独意识
下一篇:高加林孙少平人物形象比较分析

《千与千寻》中神话元素的象征意义

《林地居民》中的视角转...

论夏目漱石《门》中宗助的悲剧

空空道人评点《红楼梦》文化创意思想述论

空空道人评点《三国演义》文化创意思想述论

《龙族》的“代入式”叙事策略研究

论《文心雕龙》中的草木意象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安康汉江网讯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