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语文课堂教学的展开是流动的,它是由教与学活动共同组成的一个过程。从课堂教学的基本构成来看,语文活动是组成语文课堂必不可少的环节。何谓语文的活动,笔者认为应该是以语言文字的运用为基础,文本的解读为关键,由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达到语文教育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价值回归。学生需要有实效的语文课堂,因此,本色语文的理性回归刻不容缓。75764
毕业论文关键词:语文教育,本色语文,语文回归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is flowing, which is a proces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activities together。 From the basic composi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language activities are essential part of Chinese language class。 What is meant by the language of the activities, the author thinks that should be based on the use of language and for critical reading of the text, thereby improving students' Chinese accomplishment,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Chinese education tool and humanities unify value regression。 Students need to have the actual effect of Chinese classroom, therefore, the rational return to the natural language is no delay。
Key Words: Chinese Education, Chinese character, Chinese regression
一 引言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改观,语文教育的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也突出了语文课程教学的时代特征。但是,由于对课改理解的模糊和实践的浮躁,也导致了语文课的失真、变味和走样,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产生了诸多问题。如:语文教学目标化,教学内容泛化,课堂氛围热烈但实效不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黄厚江老师提出的本色语文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启示。
本色语文的内涵主要有三层:一是“语文本原”,立足母语教育的基本任务, 明确语文课程的基本定位———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学习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为根本目的;二是“语文本真”,探寻母语教学的基本规律,实践体现母语基本特点的语文教育;三是“语文本位”,体现语文学科基本特点,实现语文课程的基本价值,即语文本位在于本身价值与特点的坚守。[1]
当今时代,语文的内涵在被萎缩,一切的教学都是为了应试;语文的内涵在被夸大,任何东西都能包含在语文的内涵中;语文的内涵在被拔高,被虚化……各式各样的现象冲击着学生的语文学习。这时候,呼唤本色语文的理性回归刻不容缓。笔者觉得教师应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从语言文字的运用,文本的解读和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这几个方面入手,才能更有效地转换课堂效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回归语言文字的运用,扎实基础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2]语文教育首先应该是语言文字的活动而不是其他的活动,将其具体化则应该是以听说读写认为基本形式的活动。本色语文的内涵之一:语文本原,就是提倡回归语言文字本身。由此可见,听说读写认这几个基本形式都不可偏废。听,笔者认为应强调以播放课文范读,听老师的范读,听学生的互读等为主,这样的做法是可以更好地将学生带入课文中的情境;说,就是强调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并运用恰当的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因为只有在说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读,则强调以老师范读,学生个别读和全班齐读等为主。汉字是结合形象、声音和辞义于一体的独特方形文字,所以朗读对于汉语的表达是其他方式所无法代替的。只有在读中悟,在悟中读,我们才能更好地体悟语言文字带给我们的独特感受,才能更好地体会语言文字表达的生动到位、跌宕起伏。反之,如果我们机械的朗读课文,只会带来粗糙和乏味的感受;而写,是强调以写字为主。现代科技越来越发达,有些学生的作业都要求是电子稿,导致了学生们写字能力的下降。我认为端正美观的书写不仅是一种对文化传承的坚定态度,而且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有效途径。学生学习的不单是字的笔画结构,还学习的是汉字书写过程中行款整齐,大小匀称的书写习惯。最后的认,是认识、认知,在这里笔者更强调的是认知。我们要回归的不仅仅是认识文字的表面教学,还需要回归的是关于语文知识认知的教学,切实获得语言能力,内化语文知识的教学。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一种回归,是一种关于认读、书写、积累和运用的教学。以中学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中的名篇《背影》为例,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时,老师絮语般的导入,深情的朗读可以让学生初步地感受到父爱的深沉感人,带领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由此引发学生初步地思考,怎样的父爱是如此感人至深,可以起到奠定情感基调的作用。也可以在交流作者资料和文本背景后,给学生一个交流说话的机会。一方面可以激起学生之间学习这篇散文的热情,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对文章的写作有了全面地了解,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较好的语文知识基础。在这些听说读写认的活动背后,我们初步回归了语文文字的本原。我相信在理性的回归后,学生学习到的不是繁琐的叠加,而是扎实的基础、多维的结合、迁移的运用。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