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杨氏双缝干涉

  历史上最早(1802年)用实验方法研究光干涉现象的人是托马斯·杨(Thomas Yong,1773~1829)。他设计了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托马斯·杨在当时的条件下以极简单的设备和巧妙的方式实现了干涉现象。装置结构原理如图1。两束光波的的叠加光强可以表示为[1]

            (2-1)

其中 表示位相差,若 无规则的变化, 多次经历0与2 之间的一切数值,那么一定时间内由相位差引起的光强变化趋于零。所以相干条件中相位差恒定是必要的。并且叠加光场的强度变化由位相差决定。由图可知,杨氏双缝干涉中位相差主要由双缝放出的光到P点的光程差不同所引起的。设S1到P点的距离为r1,S2到P点的距离为r2,则根据几何学原理可以写成

            (2-2)

                      (2-3)

此位相差可以写成 。 表示波长。当位相差 (m=0,±1,±2,±3....)时P处光强为最大值,当 (m=0,±1,±2,±3....)时P处光强为最小值。由此可得条纹间隔为e=D /d(注出处)。因为杨氏双缝干涉中的两束光出自同一光源且到达缝S1、S2的传播条件相同,所以可以看做两束光的光强相等。那么叠加光强可以表示为

      (2-4)

进一步推导为

        (2-5)

2.2 杨氏双缝干涉的Matlab语句表示

   由2.1节得出了三个公式,分别为

      (2-6)

      (2-7)

      (2-8)

      (2-9)

在Matlab语言环境中公式表达稍有不同。整个公式中,P点的纵坐标y是自变量,y不是一个常数而是具有一定范围的数组,因此Matlab中用ys(i)代替y,ys(i)表示ys数组中第i个变量[3]。那么(2-9)式表示为文献综述

    (2-10)

(2-8)式表示为

    (2-11)

这里(ys(i)+d/2)的平方要用数组乘幂表示。因为Matlab中没有 、 这些变量,所以我们用phi和lam表示。Matlab中 可以用特殊符号pi表示,pi的值默认为3.1416。则2式表示为

    (2-12)

这里因为数组ys的缘故需使用数组右除。最终的光强数据也应为一个数组,考虑到最后图像的输出,我们将光强I用列向量组B(i,:)表示。则1式表示为

    (2-13)

具体程序如下:

lam=500e-9; %设波长为500nm

d=2e-3; %设双缝间隔为2mm

D=1; %设孔到屏的距离为1m

ym=5*lam*D/d;

上一篇:量子态的远程制备方案
下一篇:AT89C52单片机粮仓温湿度系统设计+程序+电路图

强磁场下高斯基组的优化

社区三维地图的表示与应用服务

海森堡自旋系统中的热混态量子纠缠

400Hz逆变器的分析与制作

基于大概念的初中科学教材分析力学相关部分

浙江省高中新学考物理试题特点的研究

家用轿车的未来研究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安康汉江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