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层的研究可以得知,这种传授过程的影响是切实存在于媒体与受众之中的,我国学者陈力丹强调议程设置的效果更过是客观的,然而这背后实际上还存在着政治、意识形态和经济几者之间的合力。以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为例,大部分网络媒体头条几乎都是以各地悼念毛主席诞辰为头条,安倍参拜次之,最后紧接着是各种谴责评论。略去日本选择这一时间参拜的特殊原因,几乎所有媒体的头条都是悼念毛主席以及介绍毛主席抗日战争的事迹,其用意只能说是“隐藏的十分明显”。而在新媒体发展的过程中,这种效果除了得到强化外,各种占据媒体头条的信息,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方面,乃至八卦新闻、生活趣闻等都会得到无限制的放大,这一影响笔者将会在下文详细阐述。源.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二)关于反议程设置
前文已经对议程设置功能理论假说的发端及其研究进行了具体的说明,那么笔者为何提到“反议程设置”,什么是“反议程设置”呢?
随着各种新的网络媒介的推出,如门户网站、BBS、Blog等,改变了传统媒体的话语结构,改变了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7]虽然传统媒体议程设置的效果仍然存在,但是这种效果已经逐渐走向弱化,并且传统媒体由于受到新媒体的冲击,这种效果产生的过程已经不是经由媒体垄断信息源并且单方面发布的过程。以近两年“小三反腐”模式为例,这些新闻大多是发酵于网络媒体,并且渐渐受到关注,继而新闻得以升温受到强烈关注,这时候传统媒体逐步介入,并进行深入报道。笔者将这一个过程视为受众对于媒体的“议程设置”,也就是一个反向的议程设置过程。这个过程中,多数受众不仅掌握了最先的发言权,而且也在无形中为媒体设置了议题,这也是一种客观产生的效果。新媒体俨然成为一个大的“议题场”,各种舆论以及新闻在其中诞生,并由无形的推力将其送至传统媒体面前。
当然有几点必须事先阐明,首先新媒体还未具备足够大的力量能够接触到一些政治大事件,或以麦克卢汉的“硬新闻”称之。也就是说,新媒体正在逐渐发展成为具备传统媒体影响力、公信力的媒体平台,但是目前尚不具备力量去对复杂问题进行解读、深入报道的力量。所以,笔者这里谈及的“反议程设置”的议题,多半是足以引起公众关注并且能够成为传统媒体报道的问题。一些微不足道或是过于复杂的“议题”要么无法成为传统媒体的“议题”,要么则是没有强大且专一的力量去进行发掘。其次新媒体的“新闻发布者”即是传统媒体的受众,在身份上,受众存在着两种身份,而这事实上是传统媒体在逐渐转型的过程中,受众群的转型,他们在新媒体平台上由一个个分散的“点媒体”形成一个具备强大影响的“群媒体”或者是“面媒体”,覆盖新的议题,并用自身作为发布者和受众的双重身份产生双向影响,所以这也是笔者所认为的“反议程设置”得以影响传统媒体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