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对城市流动摊贩的研究起步比较晚,2000 年后才有学者开始探讨该问题。研究成果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摊贩的总体性的研究
    ①有关城市流动摊贩的存在必然性。林荣燕从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角度分析,总结出流动摊贩产生的具体原因有三点:市场布局不合理、国企改革及城市化发展、流动摊贩和居民供需双方力量的推动[1]。罗筠指出,摊贩现象是世界各地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他从政治社会环境背景和摊贩行为主体的行动策略下分析了摊贩的生存空间,这使摊贩从被动的管制对象转变为自主行动的行动者,在城市中生存下来[2]。王洋通过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得出:首先,城市规模越大,居民对小摊贩的依赖感越强;其次,多数居民对小摊贩持包容和理解的态度。有学者认为:小摊贩存在的必然性在于当前就业竞争形势严峻,以及迎合群众图方便想廉价的心理 [3]。31937
    ②流动摊贩的特点。何丹等人研究发现,国内摊贩的特征在于它的“非正式性”。从中国的户籍制度出发,以上海市摊贩为例,将上海摊贩分为外来摊贩与本地摊贩,外来摊贩具有非正式性就业、非正式性身份及边缘化居住形态三大特征。而本地摊贩,不受户籍制度的限制,摊贩主主要是中年下岗失业人员,但也有一部分属于80、90后,包括大学生,大多以体验生活为目的,利用业余时间经营[4]。林琳等人通过对广州新港西路的“走鬼 ”研究发现,流动摊贩有以下几点特征:首先,从摊贩主以中青年为主、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生活困难收入低、地缘特征突出,因经营项目不同男女性别比例之间存在差异;其次,摊贩主经营的商品以成本低廉的日杂小商品为主;再次,经营地点大多选择人流量大的地方;最后,从经营时间段、时间长来看,流动摊贩工作时间长、集中在高峰时间段[5]。论文网
    ③流动摊贩治理对策。蒋云从公共行政的法律视角、政治视角、管理视角为出发点,分析目前城管治理流动摊贩的困境,提出三者需相互联系渗透,走“善政”之道才能有效治理[6]。吴华深刻剖析流动摊贩治理难的原因是管理对象的特殊性、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以及就业率不高,提出想缓解城管和摊贩之间逐渐加剧的冲突,政府部门、摊贩以及相关群体之间需要寻找利益平衡点[7]。何丹等学者认为,对于城市摊贩的治理应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考虑城市低端劳动力的就业需求,倡导城市公共政策的公平对待。通过自上而下的城市管理方式进行变革,一方面要做到执法必严,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新的管理途径,例如鼓励摊贩建立自治组织,通过行业内部的自治体系,发挥摊主自身的积极性对流动摊贩进行有效管理[4]。张英魁和刘兴鹏认为对于城市流动摊贩的有效治理需从体制和制度角度出发,提出以人为本和渐进思文为基础健全监管机制、转变政策理念及执法思路、开发多元化疏导渠道促进摊贩职业转型、转变政府职能等治理策略[8]。
    (2)大学周边摊贩群体的相关研究
    学术界对于大学周围的流动摊贩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大学周边流动摊贩的特点。李琳、沈玲等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等方法,总结出某大学周边流动摊贩的特点有:具有固定的摊贩集聚区、摊贩经营品种的多样化满足了大学生的各种需求、流动摊贩主构成的特点[9]。翟代伟通过对福州大学城流动摊贩进行调查,认为福州大学城周边流动摊贩具有以下特点:聚集地相对固定、经营灵活且项目多样、经营者多为中西部地区的农民[10]。
  1. 上一篇:不合理消费心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 下一篇:车削加工中刀具的温度测试国内外研究现状
  1. 融资融券对股票市场流动...

  2. 幂律流体流动或换热国内外研究现状

  3. 城市宜居评价体系国内外研究现状

  4. 城市空间环境与行为活动关系国内外研究现状

  5. 城市地价空间分布国内外研究现状

  6. 城市地下工程经济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参考文献

  7. 城市首位度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参考文献

  8. 幂等矩阵与幂等变换的一些性质及推广

  9. 中美家庭教育之异同

  10. 社会支持积极情感网络偏...

  11. 焦磷酸盐电镀铜锌合金(仿金)工艺研究

  12. 三十年来中国乡村旅游研究学术观察

  13. 中国茶文化与西方咖啡文化的对比分析

  14. PLC面粉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梯形图

  15. 浅淡数学课改在新理念下...

  16. 混沌研究现状的历史

  17. 末制导炮弹的末段制导率设计与分析

  

About

优尔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youerw.com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