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我国幼儿音乐教育的不足
2.1 强调课堂教学,忽略孩子课外音乐活动
很多城市的音乐学校,把音乐教育中心都放在了课堂上,很少或者说不搞课外音乐活动。课堂音乐教学成了中小学各科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幼儿音乐教学当然也不会例外。可幼儿音乐教育是有其独特之道的:那就是[针对的对象差不多都是二到五六岁的幼童。众所周知,玩儿是孩子的天性。他们也还都是幼儿,我们不能残忍的把他们天天关在教室里“读死书、死读书”,课外丰富多彩的活动才是他们活泼快乐健全成长的摇篮。[3]]因此,课外音乐活动才是我们音乐教育工作的重点,多经营幼儿的课外音乐活动从而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促进他们潜能和创造力的开发。比如,带领他们走进大自然,去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去听风声,去听雨声我敢说总会有一两个幼儿会对这些奇妙的情景产生共鸣的。[当然,将工作重点放在课外音乐活动上,并不是要孩子们肆无忌惮的玩耍,而是要将课堂音乐教育与课外音乐活动巧妙的结合起来共同进展。因为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是相辅相成的,应当在合理的课外音乐活动的基础上与课堂教学密切结合起来。比如音乐课让孩子们在学校的林间拉首所学的小提琴曲;在郊游中一起高歌课堂上老师所授的歌曲这样在娱乐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不仅巩固了课堂知识,还培养了音乐兴趣爱好[7]]。源[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2.2 注重应试教育,教育观陈旧
素质教育中包含音乐教育,其对孩子未来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可在现实中,许多家长总是想着盼子成龙、盼女成凤,完全忽略了孩子的想法与意愿。逼着孩子学这样学那样,结果只会适得其反。既不能使孩子潜能充分发挥,另一方面也阻碍孩子其他反面能力的发展。当下很多的音乐教育中,普遍存在只追求专业教育,忽视孩子语言和社交能力的培养;只注重音乐考级,忽视孩子基本功的培养。另外还有家长把这个作为孩子每天的必修课,把此当作任务一样,不完成就不许出来玩儿什么的,限制孩子正常的活动。这样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也压抑了孩子的创造力。更有一些家长,存在“盲从”现象,看别人家孩子学钢琴什么的也让自己孩子学,一点不管不顾孩子喜不喜欢,是不是对它感兴趣。丝毫不顾孩子爱好和个性特点。
2.3 强调技能教育,忽视孩子音乐兴趣
现在大多数老师认为技能的传授看得见,摸得着,效果立竿见影,音乐课就是纯粹的知识授课;家长认为学习声乐或者钢琴等器乐就是为了考级拿证书,学习这些仅仅是为了在考试中有少许加分。这样做既忽视了幼儿内心的感受又不利于音乐兴趣的培养。[音乐知识技能确实是幼儿音乐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基本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也是理所应当。但是,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对孩子音乐兴趣的培养我觉得才是重中之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孩子对其产生浓厚兴趣的时候,音乐基本知识技能的学习和领悟才会发挥出作用。[他们对音乐浓厚的兴趣才是他们学习音乐最大的动力源泉。[5]]因此,就幼儿音乐教育而言,培养孩子兴趣才是关键。浓厚的音乐兴趣也是他们在音乐方面走的更远的前提条件,也是他们以后人生路途中不断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并创造音乐的发酵剂。[1]]文献综述
2.4 强调教师为主导,忽视孩子主体参与
音乐教育中照搬语数外讲课式的口授教学,模仿式的训练模式,忽略孩子的主体参与。没有孩子的主体参与,幼儿音乐教学就成了普通的学习课程。这种固定的模式,禁锢了幼儿的思想和行为,阻碍了幼儿创造力的发挥。幼儿的主体参与与老师的主导是相辅相成的。幼儿参与越多,老师才能更淋漓尽致的发挥他应当要发挥的主导作用,幼儿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主导性,才能启发他们们参与音乐活动的主动性。因此,现在强调幼儿的主动参与性,是对老师的主导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