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外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效能感的分析多以理论研究、现状研究和对策分析为主,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概念的提出。政治效能感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安格斯•坎贝尔提出的,即“个体对于自身政治行为会对政治过程产生影响的一种感觉。” 政治效能感越强,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就越高。
第二,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效能感的特点及变化。郎君丽(2013)指出,我国大学生政治参与态度“冷漠”,积极性不高,有明显的功利性色彩,不关心国家政治。邹静琴(2013)对广东八所高校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也显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效能感低。宋丽萍、宋迎法、高娴(2015)对中国矿业大学的大学生采取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该校的大学生对政治生活有较大的兴趣,网络政治参与度高,线下网络政治参与积极。由此可见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效能感在逐年增加。而在美国,罗敏、陈天柱(2016)中的调查发现,美国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也是逐年递增。89997
第三,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宋丽萍、宋迎法、高娴(2015)研究发现,在政治效能感上,大学生在年级、专业、性别上无明显差异,有差异的部分体现在网龄年限上。调查中指出,网龄高的大学生政治参与效能感要比网龄低的大学生更高。魏彤儒、郭牧琦(2012)的调查显示,在政治效能感上大学生在性别和在大学期间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有所关系。调查结果为男性的政治效能要高于女性,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大学生的政治效能感也要高于没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同学。同时报告还指出,大学校园所在地经济越发达,其政治效能感越高。在国外,艾姆拉姆森的文章中指出,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种族因素都会影响政治参与效能感的高低。 论文网
第四,对策及建议。大多学者提出的建议措施较为笼统,可操作性不强。
对于政治效能感的研究以美国和台湾的研究最为全面深入,我国在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效能感分析上研究较为薄弱,缺乏调查资料,样本数据较少。但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不容忽视,它正一点点的改变着人类生活方式的很多方面。在未来,网络中的政治活动会越来越多,各个国家的政府也将重心投入到政府网站的建设,这一现象一定会持续下去。因此,分析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效能感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效能感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195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