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特拉万星的简介 13
1.5.1特拉万星的研究进展13
1.5.2 结构与抗菌活性的关系14
1.5.3特拉万星的合成路线14
1.6 文献综述16
1.6.1 N-(9-芴甲氧羰基)-癸胺基乙醛的性质16
1.6.2 N-(9-芴甲氧羰基)-癸胺基乙醛合成方法16
1.7 实验方案论证(拟合成路线)18
1.8 课题主要内容19
2.实验部分20
2.1实验试剂20
2.2实验仪器21
2.3试剂的物理常数21
2.4N-(9-芴甲氧羰基)-癸胺基乙醛的制备22
2.4.1 第一条路线(斯文氧化合成路线)22
2.4.2 第二条路线(还原胺化合成路线)24
2.4.3 第三条路线(烃基化合成路线)27
3.结果与讨论29
3.1斯文氧化反应步骤的分析29
3.1.1反应条件的确立29
3.2还原胺化反应步骤的分析30
3.2.1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30
3.3烃基化反应步骤的分析30
3.3.1催化剂对反应收率的影响30
3.3.2投料比对反应的影响31
3.4 产物结构确认32
3.4.1 N-癸基氨基乙醛缩二甲醇氢谱分析32
3.4.2 N-(9-芴甲氧羰基)-癸胺基乙醛缩二甲醇核磁分析32
3.4.3 N-(9-芴甲氧羰基)-癸胺基乙醛核磁分析33
4.结论34
致谢35
参考文献 36
附图137
附图238
附图338
附图439
附图540
1.绪论
1.1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及其发展概况
引起临床细菌性感染的致病菌包括需氧菌与厌氧菌,它们均分为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二大类,每类又各分为球菌与杆菌。需氧阳性球菌与阴性杆菌是临床最常见的二类致病菌。由于细菌能产生耐药性,使一些本来很容易用常用抗菌药物治愈的细菌性感染发展成为难治的耐药菌感染,不能不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细菌为什么能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自然界的微生物为了文持自身代谢保护生存条件免受其它微生物侵袭,在其生长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次级代谢产物,这些化学物质具有调节本身代谢和杀灭其它微生物的作用,是微生物产生的一种抗生物质。自从微生物产生的这种抗生物质被人类发现并被研制成抗菌药物以来,人类开始介入了微生物之间的抗生斗争。细菌也就把人类制成的抗菌药物视作抗争的对象,只要接触过某种抗菌药物就千方百计制造出能灭活抗菌药物的物质,如各种灭活酶,或改变本身的代谢规律使抗菌药物无法将其杀灭。这样就形成了细菌对抗菌药的耐药性,使本来有效的抗菌药物在遇到耐药菌引起的感染时疗效下降甚至完全无效。
早期细菌耐药的表现主要为某种细菌对某类药物耐药,如1940年青霉素问世后,1951年就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产生β-内酰胺酶灭活青霉素而对青霉素产生了耐药性。而此后60年代、70年代,细菌耐药性主要表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一般肠道阴性杆菌由于能产生β-内酰胺酶使青霉素类和一代头孢菌素抗菌作用下降,同时也发现细菌能产生不同的酶,可灭作用于细菌体内蛋白合成的抗生素,形成对这些抗生素不同程度耐药性,但当时这些耐药菌大多可被其后开发的一些抗生素与抗菌药所控制。到了80年代以后细菌耐药性逐步升级,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人们对阴性杆菌产生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染色体介导的Ⅰ类酶引起了注意,并对由于广泛使用三代头孢菌素引起的对包括三代头孢菌素在内的多种抗生素耐药的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增加所有警惕;另外一个严重的问题是阳性球菌中出现了非常难治的多重耐药菌感染,这种高度耐药的多重耐药阳性球菌除个别抗生素外几乎对所有抗菌药物都耐药,对临床形成了很大的威胁,已引起全球的震惊和高度的重视。它们包括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甲氧西林耐药表皮葡萄球菌(MRSE)和甲氧西林耐药溶血性葡萄球菌,后二种葡萄球菌因凝固酶阴性,又称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RE)。近年来由于出现了万古霉素中介金葡菌,人们十分关注对耐万古霉素MRSA的监测。 特拉万星中间体N-(9-芴甲氧羰基)-癸胺基乙醛的合成(2):http://www.youerw.com/yixue/lunwen_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