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可以使退休时的养老金水平提高
目前,我国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给付是同职工退休前一年统筹地区在职职工的平均工资挂钩的,其基础养老金等于当地上一年度在职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当前,我国在职职工工资的年增长率是10.5%。这也就是说,劳动者延长1岁法定退休年龄,其获得的基础养老金就会增加2.1%.目前,许多在职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不愿意退休的原因就在于此.当前,我国女性退休人员获得的养老金给付比男性低的主要原因是,女性的退休年龄比较低,提高女职工的退休年龄,可以提高女性退休人员获得的养老金给付水平
5、 劳动争议案件发生率减小
目前,我国许多退休人员由于具有劳动能力和较丰富的工作经验,而被单位返聘或者被其他单位雇用,一旦发生工伤等风险事故,退休人员的合法权益难以获得保障,由此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也比较多。提高法定退休年龄,可以使劳动者的劳动能力获得较大程度的发挥,可以减少劳动争议案件的发生,使劳动者的权益处于国家法律、法规的保护之下。
(三) 提高我国退休年龄的不利面分析
1、 对就业的影响
在今年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就业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当前严峻就业的形势,一方面来自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转移,对农民工技能上的要求提高了,再加上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多,增加了就业压力.
目前,我国每年新增退休人员大约有300万人,这也就是说,每延长l岁的法定退休年龄,就会减少300万就业岗位。固然,经济增长可以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但是,我国劳动力的供给也是逐年增加的。可以看出,我国劳动力供给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5%,而经济增长带来的劳动力需求的年平均增长率仅为1. 0%.劳动力的供求缺口在2009年达到1.4亿人,2010年达到1.3亿人。在这种情况下,提高法定退休年龄,必然挤占劳动力就业的岗位。大量劳动年龄人口找不到工作,其收入会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全和稳定,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 对用人单位的影响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缴费中,企业承担的缴费比例比较大。企业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约占职工工资额的20%,负担较轻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可能低于这一比例。提高法定退休年龄,不仅会使企业积累的冗员无法退出工作岗位,而且还要依法缴纳养老保险费,这无疑会增加企业的缴费负担。
3、 对部分人群利益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对于退休年龄的规定基本上是采取一刀切的办法,但事实上,不同行业对于退休年龄的需求是不同的。从总体上讲,体力劳动者愿意早退,脑力劳动者愿意晚退。体力劳动者由于长年累月的劳动,一般身体健康状况比较差。我国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约为75岁,而体力劳动者则低于这一水平,因此无法再承担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他们的工资水平一般比较低。因此希望早点退休,领取养老金,从这种劳累的工作中解脱出来。然而,脑力劳动者的工作对身体的要求相对低一些,他们的知识和技术含量比较高,到达退休年龄后仍然有工作能力,而且这些人在职的时候一般工资待遇都比较高,因此倾向于继续工作,获得更多的收入。目前,我国还存在着大量的下岗失业职工,这些人绝大多数都以自由职业者的身份缴纳养老保险费(标准是当地上一年度平均工资的20%),这对于他们来说非常困难,希望尽早退休。可见,如果不考虑这些差异,盲目地采取统一提高退休年龄的做法,势必会进一步造成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差距,这就会“有人欢喜有人忧”,而且“忧”的往往是那些弱势群体。这样做不仅与社会保障事业的宗旨相违背,而且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于退休年龄的适度性分析+文献综述(12):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2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