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包括财务评价指标的设置和非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两方面。其中,财务评价指标包含了盈利指标、营运指标、负债指标和发展指标。企业盈利指标包含了会计基础、经济利润基础(如息税前利润EBIT、资产收益率ROA等)、现金基础(如经济增加值EVA等)、市价基础(如托宾Q等)等一共四块内容;企业的营运指标包括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偿债指标包括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发展指标包括总资产增长率、销售增长率等。企业的非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了顾客角度、学习成长角度和内部程序角度三个方面。本文从数据的可获得性等角度考虑,主要研究对上市公司业绩的财务指标评价。
1.2 相关理论
1.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这一概念,最早由Freeman于1984年出版的著作中提出。该理论区别于传统的股东至上论,认为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不仅要满足股东的利益,同时也离不开与其发展密切关联的团体或个人的投入和参与,因而企业追求的其实是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整体的、综合的、平衡的利益。该理论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区分为三大类,即:与企业所有权利益相关者、经济利益相关者以及社会利益相关者。
根据该理论,在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政府也是其中一个利益相关者。正确处理好政企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非常重要,一方面,政府干预会影响企业的发展环境和经营决策;另一方面,企业的营运情况也将对政府的政绩起到较大作用。政府补助,能够影响企业的经营好坏,甚至可能在企业的扭亏为盈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涉及“獐子岛扇贝劫”事件的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即为其中一例。同时,收到政府补助的企业如何运用补助、补助效果怎样都将影响政府收入,对地方经济和社会稳定(如提供就业机会等)都有深远影响。本文探究政府补助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影响,其目的也正是为了通过客观评价政府补助效果来为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提供有益思路。
1.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最早是在上世纪70年代被G.Akerlof等三位美国经济学家注意到的。他们关注到,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非常普遍。简单来说,市场中卖方往往比买方掌握更多产品(或服务)的相关信息,由于买方并不知情,所以卖方为了获得更高利益,很有可能以次充好、“滥竽充数”。基于该理论,Spence提出了信号传递模型,他发现,劳动市场中,雇主与雇员之间同样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实情况。
根据该理论,政府与企业之间很有可能出现信息不对称现象,企业的管理者与所有者等利益相关者之间同样很有可能出现信息不对称现象。具体而言,政府作为监管者,并不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去,因此政府很可能并不全面地、完全真实地了解政府补助在上市公司中的实际使用情况和作用发挥。与此同时,现代企业制度导致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因而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在使用政府补助时,很可能与股东的诉求和利益不完全一致。
1.2.3 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最早于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经济学家Burley和Miners共同提出。他们倡导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两者相分离,由此实现更为高效、合理的公司治理。1976年,Jensen和Meckling指出,在委托代理关系中,企业的管理层和股东之间可能存在利益冲突,假如管理者并非企业的完全所有者,那么道德风险问题的存在将导致产生代理成本。在同一时期内,Mirrlees等多位学者开创了委托代理理论的研究。 政府补助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4):http://www.youerw.com/kuaiji/lunwen_204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