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1。2。3 甲氧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的合成 3

1。3 甲氧基丙烯酸乙酯的抗凝血机理 4

1。4 抗凝血材料的抗凝血机理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5

1。4。1 微相分离角度 5

1。4。2 材料的生物活性化表面设计角度 6

1。4。3 材料表面的亲疏水性角度 6

1。5 本论文的目的与意义 7

第二章 实验部分 9

2。1 实验药品 9

2。2 实验仪器 9

2。3 实验步骤 10

2。3。1 甲氧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的合成 10

2。4 测试与表征 11

2。4。1  接触角测试 11

2。4。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 11

2。4。3 液相凝胶渗透色谱测试(GPC) 11

2。4。4 DSC 分析 12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13

3。1 红外光谱分析 13

3。2 DSC 分析 14

3。3 GPC 分析 15

3。4 共聚物的接触角 16

3。4。1 单体配比对接触角的影响 16

3。4。2 引发剂用量对接触角的影响 18

3。4。3 聚合时间对接触角的影响 19

3。4。4 不同温度下合成聚合物对接触角的影响 21

23

24

参 考 文 献 25

第一章 绪论

1。1 抗凝血材料

在人工器官、组织活性生物材料的快速发展下,抗凝血生物材料的需求也逐渐提高。 而当具有生物相容性的材料和血液接触时,可能在材料表面发生凝血现象。因此,如何 制备抗凝血性较好的材料,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如今具满足良好的力学性能、 柔韧性和一定生物相容性的抗凝血性的材料主要分为以下几类:肝素、聚甲基丙烯酸磷 酰胆碱类(MPC)和聚乙二醇(PEG)类衍生物[1,2]。

1。1。1 抗凝血材料的抗凝血机理

材料的抗凝血性大多数是通过表面改性的方法来提高抗凝血性能。表面改性使材料 具有较好的表面性能的同时,又可使材料保持一定的机械性能。材料的表面改性包括两 个方面:表面设计和方法设计。其中,表面设计包括:材料表面的微相分离结构、负电 荷表面设计、亲(疏)水性表面设计、生物活性化表面设计及内皮细胞化表面设计等; 而方法设计主要是在物理力学性能适当的材料上构建特定的分子结构,从而满足生物材 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抗凝血性能的统一。但是鉴于血液与材料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单一 表面不容易满足血液相容性的要求 。宏观上,只有满足对血液蛋白-侧基协同作用的干 扰条件的血液相容性表面,才能保持生物的大分子构象。微观上,血液相容性表面必须 具备一定的微纳物理结构,亲水性足够好,柔顺性强,以减缓血液流动对材料冲击;从 而达到较好的抗凝血性能[2,3]  。论文网

上一篇:改性SiC陶瓷膜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
下一篇:金属热加工高温防护涂料改性研究

聚丙烯酸酯分散剂的合成及分散性能的研究

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复合乳...

四甲氧基甲基甘脲固化【2855字】

四甲氧基甲基甘脲固化 耐...

2-甲氧基聚乙二醇丙烯酸酯...

磷化环氧丙烯酸树脂涂料...

乙烯丙烯酸锌离聚体改性沥青的性能研究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安康汉江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