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装卸机械及能力
南通港拥有机械设备5000台,其中起重机械111台,单机最大起重能力为250吨。港作船舶38艘,最大功率1862千瓦,港区作业船舶的总功率12.43万千瓦。港区作业船舶:工作船舶26艘,其中拖船9艘,交通船8艘。
航道:南通航段指30号灯浮与老海坝灯桩联线到浏黔与施翘河口信号杆的联线总共为108.8公里,作为长江下游的一个A级的航区,南通航段拥有开阔的江面,较大的风浪,能够明显的感潮。
用来导航的标志:整个港区拥有导航标志27座,其中灯桩2座,浮标24座,灯塔2个。灯塔布置在龙爪岩(北纬32度49分34秒,东经121度42分00秒)。锚地:南通港用来检疫的锚地;水深8~25米;可停靠载重2.7万吨的船舶。
待泊锚地有两处;1号锚地区域50万平方米,可以锚泊船舶16艘,最大系泊能力2200吨,用来停靠驳船及小海轮;2号锚地区域500万平方米,可停泊150艘船,最大的系泊能力为5200吨。设有海轮作业的锚地1处,可以停靠3艘船舶,系泊能力为3万~3.5万吨级。联检锚地1处,区域180万平方米,水深11~25米,可供停靠6艘船舶,系泊能力为3万~3.5万吨级。拥有邮轮锚地1处,可以停靠3艘油轮,可停靠的最大系泊能力为7200吨级的船舶。
1.3.4泊位情况
港口拥有16个泊位,这之中1000吨级的泊位有4个,5000级的泊位有4个,3000吨级泊位3个,25000吨级的泊位3个,码头岸线长2041米。新港实际生产作业的码头长度为437米,前沿的水深为4.5米,一共拥有10个泊位,其中500吨级用来装卸货物的泊位6个,400吨级装运散客的泊位2个,400吨级港口作业船泊位2个。
南通港务局作为南通港口集团的前身,自从2003年政企分开进行组建。公司旗下现有皋港、天生港、姚港、集装箱等港务公司同时还拥有外轮理货、船舶服务、港口工程、代理等作为辅助配套的公司19家。1000吨级公用生产泊28个,这之中10000吨以上11个、最大停靠能力为5万吨级、核定年通过能力1666万吨,堆场布置的面积为24万平方米,2.3万平方米的仓库面积。2003年,南通港集团公司能够完成吞吐量2237.5万吨,集装箱18.8万吨。
在新一批的港口建设中,尤其是狼山港区三期4座6万到10万级泊位工程的全面施工,能够新增吞吐能力3200万吨,拥有集装箱28万吨。等到三期工程竣工后,南通港公司即将面向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1.3.5发展目标
以成为江海交汇的发达的国际港口城市,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成为北翼组合强港为目标而奋斗。
1.3.6历史沿革
1904年8月,根据南通地方就业需要,民族企业家张謇在长江岸边的天生港建造两座设施齐全、具有一定规模的码头,同时建立南通天生港大达轮步公司,主要用于处理港口的业务,这即是南通港的前身。建成的天生港码头,开创了南通地区沿江近海港口码头的先河。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正处于设施简陋陈旧的南通港,只有天生港拥有一座经过抢修的泊位能够勉强维持使用,然而仓库面积不足2000平方米。
1956年6月10日南通市人民政府接管了天生港,由此南通港从私营制变为政府企业。
1957年8月11日,成立了长江航运管理局。
1960年南通港新港区工程正式开工,工程内容包括两座4000~5000吨级的码头,一座503平方米候船室还有仓库、堆场等设施。1961年4月,新港区正式开通使用。1962年,上海已经可以将黄砂直接运达南通港,南通港业务的到进一步的扩展。
1991年狼山二期工程正式全面开工,1994年正式投入使用,一共投资2.8亿元,总共建造完成了4座万吨级散货泊位、5座3000吨级的泊位,狼山港年吞吐能力74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