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仓单质押融资的理论依据

1)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AsymmetricInformationTheory)是由美国三位经济学家

Spence,Akerlof和Stiglitz(1963)首次提出,指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各个主体之间对相关信息的掌握存在不均匀、不对称的状态,掌握信息多的主体占据较有利地位,掌握信息少的主体处于较不利地位,且掌握信息多的主体可以通过对掌握信息少的主体传递信息,从而获取利益。

在仓单质押融资中,银行与融资企业之间便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详见表1-2。

表1-2银行与融资企业信息不对称现象

分类 主要表现 影响

事前信息不对称 1.企业经营能力的信息

2.企业项目与企业经营能力两者匹配情况的信息

逆向选择降低市场效率

事后信息不对称 1.企业对投资项目选择的信息

2.企业经营状况的信息 道德风险增加不良贷款

2)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TransactionCosts)是由英国新制度经济学鼻祖Coase(1937)提出,泛指所有为促成交易发生而形成的成本,可分为事前交易成本和事后交易成本,具体细分详见表1-3。

表1-3交易成本细分分类 主要表现

事前交易成本 调查搜索成本、交涉决策成本、监管改进成本事后交易成本 契约不能适应成本的调整谈判成本、构建及营运成本、解决纠纷与争执成本、约束成本仓单质押融资的出现便是以交易成本理论为理论依据的。在传统融资业务中,未引入第三方监管企业时,银行面对规模较小、信用等级差、运营管理不完善的融资企业时,需要花费大量的对融资企业调查、审核和监管的成本,这相比于在总交易成本基本一样的大额贷款时,单位贷款的交易成本就非常高,并且在双方共同承担此交易成本的情况下,融资企业的贷款利率则十分高。因此,仓单质押融资引入

第三方监管企业,由第三方物流企业负责货物的监督和管理,从而降低交易成本,提升运作效率。

(4)仓单质押融资模式随着仓单质押融资的不断开展,业务模式也逐渐发展为多种多样。最早由国外学者Koch(1948)和Birnbaum(1948)对仓单质押融资的操作流程、运营模式、存储模式、监管模式及法律环境做了全面的分析[4-5]。Fenmore(2004)为解决融资企业的资金不规律需求的现象,提出新型订单融资业务的构想和框架[6]。

国内学者罗齐等(2002)首次提出“融通仓”模式,并就“融通仓”的概念及运作模式展开研究[7]。彭舜章(2003)分别介绍了现有存货质押授信、拟购买货物质押授信和异地仓库监管质押授信三种业务模式[8]。郑绍庆(2004)将融通仓融资模式分为信用担保和质押担保两种模式,并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探究了动产抵押和动产质押的关系[9]。Zhou等(2012)通过定性分析的方法,比较不同仓单质押融资模式之间的区别差异及应用范围[10]。

上一篇:快递企业物流服务质量评价研究
下一篇:成本收益视角下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决策优化

成本收益视角下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决策优化

南通泰尔特服装公司的供应链精益化管理研究

关键链的中天变压器生产进度管理研究

众包模式下物流服务供应链质量控制机制研究

物流分析与设施规划技术...

看板化的船舶中间产品生...

民营企业技术型人才激励...

高校微博高校形象的宣传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韩国电视真人秀节目《我...

南京红宝丽公司营运能力分析

RGB-D相机视觉自主定位和空...

请柬邀请函欢迎词欢送词...

江苏省GDP预测研究

城市休闲文化中的体验消费探究

管理方式對农业院校研究...

近年来國内协商民主研究述评【8356字】

液体浓度测量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