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艺术的真实

生活的真实并不等于写作的真实,我们说的“真”是有一个可接受性,即它允许情节的虚构。所谓艺术真实是指文学作品对现实生活的本质反映程度,来自生活真实又高于生活真实。汪曾祺先生在他的《汪曾祺自选集》中曾说:“我写的人物大都有原型。……为了表达我的一点什么‘意思’,会有所夸大,有所削减,有所改变,会加入我的假设,我的想象,这就是现在通常所说的主体意识。但我的主体意识总还是和某一活人的影子相黏附的。完全从理念出发,虚构出一个或几个人物来,我还没有这样干过。”[5](p300)意思是文学创作应该是在生活的基础上展开虚构的,不存在脱离现实生活的文学作品。艺术真实是对生活实质的把握,是文学创作的一部分,是作家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虚构加工的真实,当然我所说的“虚构”并不等于在学生的作文中出现的内容造作,情感虚假,作文虚构指学生在完成作文过程中运用语文积累的素材,合理的想象,结合一定的写作规律所完成的作品。在文学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就有很多名篇内容也都有虚构的成分。例如,中学语文课本中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有虚构的内容,作者通过虚构的桃花源,表达自己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作为学生作文虚构,应以真实生活为基础,要在真实生活素材的基础上合理地虚构,努力做到从生活中取材,又有深化。论文网

二 写作“真实性”缺乏的原因

(一)语文教材编写的问题

1、教材的“阅读本位”忽略了写作教学

在现行的教材中,阅读占有很大比重,教材是每单元设置主题,强调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也只是每单元结束后只有一个任务,一本书写作任务少,作文更像是阅读附属品。这样的教材编写安排,就出现了教学误区:依靠仿写和阅读能提高写作能力,语文学习注重阅读能力的训练。写作和阅读变成了“以读代写”的关系。这些给教师在具体的上课环节中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教师无从着手,学生自然会无事可写,无话可写,学生写作“胡编乱造”,缺乏真实情感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

2、选文的错误定位

语文课本是提供给学生学习的教材,而不是教师读的书,教师只是把它当作教学的工具,指导学生读书。教材结构与选文安排应该有助于学生学习知识、获取人生启示、懂得道德取舍以及提高个人修养。但是现在教材的编排,为了突显人文话题,设置专题学习,可是专题间缺乏必要的联系,有些杂乱无章,如:古文与现代文混编有点不伦不类,学生对古文本身就陌生甚至排斥,一会儿学习古人圣贤,一会儿又是诵读现代经典,学生刚学会理解古文,就有回到白话文时代,对于学生实在有点困难,也不利于学生对古文的巩固与掌握。

语文选文中个性语的缺失同样导致学生写作的失真。从小学到中学教材中,选入很多伟人的文章,虽然有它可取的方面,但事物都有两面性,过多这些例子,教师在教学中也只能明确这些作品所约定俗成的思想、情感,忽视学生已有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按照教师传授的方式认知文本,用“名篇”的思维束缚自己的思维,只会导致学生一味的模仿,编造生活去满足成人的要求,进而也就出现了学生作文无病呻吟,缺乏自身的看法与个性认识。

(二)教师因素

1、自身的语文素养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学习有重要影响。据笔者实习期间对老师的观察,很少有教师能坚持写文章,积累写作理论的,他们几乎不写论文,就算写也是满足评职称或教研的需要。教师平时懒于写作,他们都会说自己平时改作业上课等事情很多,就算想写也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确实语文老师的工作量比其他老师繁重,但“语文教育工作者是义务教育任务的承担者,他们的素养制约着语文教育的效果。”[6](p397)作为语文老师积累少了,自然写作素养就不高了。写作的研究少了,对于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对写作“真实性”的认识不清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教师虽然在写作教学过程中会强调作文中真情实感的表达,但对于“真实性”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这样进行教学,学生对写作“真实性”的理解也就有偏差,长此以往就造成了作文中“真实性”缺失的情况。

上一篇:小学语文课堂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效性调查研究
下一篇:新媒体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

马尔库塞海德格尔式的马...

马克思社會批判理论研究述评【2827字】

马克思的就业思想及其當代价值【2903字】

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洧制...

马克思晚年的跨越论与东...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及...

马克思哲學观中的社會批判之维【3495字】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安康汉江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