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原因分析

1、土地改革拉开序幕。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新情况,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其中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在1950年冬天起,开始全国范围内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将其他土地分给没有土地,或者土地很少的农民,通过这种方式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开辟新中国的工业化道路 。”全国农民根据政策取得了土地,农民的耕种积极性不断高涨,农民的经济生活相比土地改革之前的贫穷已经逐渐好转。

2、文化大开始。1966年文化大开始在全国展开,一大批知识分子遭受巨大耻辱甚至失去了生命,整个社会弥漫着浓厚的政治色彩以及对知识分子的践踏,同时对学校制度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这场运动中,以政治教育代替学校教育。由于大学不招生,工厂不招工,商业和服务业也发展缓慢,初高中毕业生既不能升学,也不能分配工作。在1968年,全国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因为在同年发出了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几年内,有一千六百多万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广大知识青年到农村和边疆去,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经受了一定的锻炼虽然是有一定好处的,但是,大批知识青年在青春年华失去了在学校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造成人才的断层,从长远来说,给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带来相当的困难。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农村也掀起了“读书无用论”的思想。文献综述

3、传统价值观的影响。随着农民经济生活的改善,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的小农经济思想出现。虽然农村一直有着“学而优则仕”这种传统文化价值的影响,但是一旦农民认为自己的孩子并不能通过学习有所成就,再加上此时的教育成本在一个农民家庭的支出中占着较大比例,多数农民家庭不愿意孩子接受教育。与此同时,虽然北白象镇处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但是“三十亩地一头牛,孩子老婆热炕头”的落后腐朽思想仍然影响大多数农民,农民自身进行教育的意愿以及让孩子接受教育的意愿并不明显。

三、农民教育价值观的矛盾期(1979年-1991年)

(一)特点

第二阶段是1978年改革开放到1991年,这个阶段的农民已经产生了让孩子接受教育的意愿,但是迫于教育费用对家庭产生的沉重压力没办法让每个孩子都接受教育,处于教育价值观变迁的矛盾期。

(二)原因分析

1、文化大结束。文化大持续十年对教育和文化的破坏在1976年结束,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重新恢复,改革开放在农村进一步展开,农民开始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文化大结束后,改变了文化大时期教育全面停止的状态,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教育的时代。农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走出农村,而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接受教育,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出身。

2、家庭负担沉重。老一辈农民由于自身收入水平低,对前途没有信心,所以他们愿意支付高额的教育费用,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教育,摆脱农民角色,所以这时候大多数的农民家庭已经有了让孩子接受教育的意愿 。但是,由于社会zhuyi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水平逐渐拉大,城市里的孩子不仅可以接受到良好的教育,而他们的父母,尤其是富裕家庭,更希望能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更高级更全面的教育。虽然希望工程(1989年开始)当时已经出现,但并不普及。农民的教育观念虽然已经有所转变,但是逐渐提高的教育成本对农民家庭的收入却是极大的挑战。根据人民银行数据调查统计,关于城乡居民储蓄的目的调查中,子女教育费用排名第一,第二第三分别是养老和住房。“攒教育费用”是储蓄的首要目的,这从侧面体现出教育费用对农村家庭依然造成沉重的压力。而多数的农村家庭会有多个子女,无法承担每个孩子的教育费用,有的家庭只能选择让其中的个别孩子接受教育,其他的孩子则出门打工补贴家庭。

上一篇:语文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语感培养
下一篇:小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洧制...

马克思以来的社會模式选择【5803字】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改革开...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经济发...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济學中國化...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學经...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安康汉江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