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正确处理幼儿告状行为的重要性

“告状行为是指幼儿处于一种受同伴侵犯的情况下或者发现同伴的某种行为不符合教师或者幼儿园的集体规则,教师的某项要求不相符合时,向老师发起的一种互动行为。”[1]在处理幼儿告状这一事件时,教师的处理方式会直接影响到互动的结果。有的教师能够耐心的倾听,对症下药,并且解决问题;但是有的教师可能会因为工作或者家庭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引起自身情绪的不稳定,又或是时间的限制,导致对幼儿告状产生消极的解决甚至是置若罔闻。

“频繁的告状行为不仅会使教师身心疲惫,导致工作效率降低;还将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以及人格和良好品德的形成。”[2]教师的处理方式影响着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教师正确的处理幼儿告状可以提高幼儿的自我水平,增强其独立性,教育幼儿做任何事情要尽可能独立的解决,而不是一味的告状;教师正确的处理幼儿告状行为可以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让幼儿换一种交往的方式,比如谦让,来解决与同伴之间的矛盾,而不是一味推脱、争吵。

二、教师处理幼儿告状行为存在的问题

在幼儿园里,有的小朋友每人每天至少也要告状五次,这让老师头疼不已。随着国家、社会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着手与对幼儿告状行为研究的学者摩肩接踵。幼儿告状看起来并不是一件大事,但其实不然,幼儿告状行为是幼儿心理各方面发展的显露,若处理欠妥,会影响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本文采用观察法、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周口市某幼儿园的幼儿和教师为观察对象,观察幼儿一日生活中出现的告状行为以及教师处理幼儿告状行为的方式,发现教师处理幼儿告状行为存在的问题,从而对幼儿告状进行深刻的了解和分析,进而提出教师解决幼儿告状的对策。学者通过对周口市某幼儿园教师处理幼儿告状的观察得出教师在处理幼儿告状时:

(一)对个别幼儿抱有偏见论文网

【案例】桐桐是班里面最调皮的孩子,整天跟别的小朋友打打闹闹,不听从老师的安排,到处捣乱。一天,区域活动中桐桐在建构区玩圆形积木,豆豆因为缺少一块圆形积木,所以就直接拿了桐桐的,于是豆豆和桐桐起了争执,豆豆就领着桐桐找老师告状,老师不分青红皂白的就直接批评桐桐,桐桐委屈的解释着,老师不仅不听,还说桐桐说谎话,是个不听话的小孩子。

“幼儿年龄小、依赖性强,在交往中由于一些客观或者人为因素产生摩擦是很正常的,但教师如果处理欠妥,会影响幼儿与同伴之间、师幼之间的关系。”[3]

案例中,因为豆豆刚好少一块圆形积木,又加上桐桐刚好有这种积木,所以就引起了这次争执。对于幼儿来说,在自己范围内或者是自己拿的东西就属于自己的,也就是比较自我,这也就造成了桐桐的“护短”现象。案例中桐桐在日常的幼儿园活动中表现的比较调皮,但是不代表他每件事情都做得不对,教师不应该根据平时幼儿的表现作为解决问题的主要衡量标准。两个小朋友都没有太大的过错,只是缺乏同伴之间的相互分享,所以教师在解决问题时应该问清楚事情发生的原因,再来判定谁对谁错,更重要的就是要教幼儿学会主动地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东西,在幼儿园里,有一部分幼儿告状的原因都是源于对某个玩具或者某一个东西的争抢,所以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也是解决幼儿告状的有效办法之一。 

(二)掺杂个人情绪

【案例】丽丽是某班教师,上午班级晨间活动由于个别失误被园长数落了一顿,回到班里,又看见涵涵和灵灵为了争抢喝水的顺序跑到自己面前告状,于是不等涵涵和灵灵解释完,就粗暴的打断:“你们一天的事怎么这么多啊?烦不烦啊?喝个水都能弄出来这么多事情,喝什么喝,赶紧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上一篇:中班幼儿争抢玩具现象的现状研究
下一篇:家园合作培养幼儿文明礼貌的策略

杭州市幼儿园幼小衔接状况调查

教师课堂评价的事实构建...

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情感研究

国考背景下学前师范生教...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师理答行为研究

中韩小学教师在职培训体系比较研究

幼儿教師职业道德现状及培养對策【1901字】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安康汉江网讯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