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研究结果及存在的问题 23
4成因分析及政策性建议 25
4。1 原因分析 25
4。2 政策性建议 26
结论 29
致谢 30
参考文献 31
附录 33
财务总监特征与盈余管理研究
—基于财务重述视角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资本市场得到迅速发展,上市公司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参与到市场中的投资者也越来越多。作为投资者,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是其进行投资行为时依赖的重要指标;从上市公司的角度来看,其所提供的财务信息的质量决定了企业能否成功的募集到所需资金;从市场监管的角度来看,证监会等监管部门都是从企业所提供的财务信息中获得相关指标,从而对上市公司的一系列行为进行评价和监督。在企业提供的大量财务信息中,会计盈余是最能反映公司经营质量的一个指标。高质量的盈余能让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等信息使用者了解公司真实的财务报表信息,从而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然而,由于市场政策还很不健全,会计制度还不够完善,我国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监管还很薄弱,这使得投资者很难真正了解企业的真实财务情况。另一方面,会计盈余是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考核管理层,对高管进行薪酬激励的主要指标,也是证券监管部门监管上市公司的重要指标。在这种盈余指标被过多利用的制度下,上市公司为了应对相关监管部门,高管为了获得自身利益,都不惜干涉盈余信息,甚至做出无视会计准则的行为。在这种背景下,对上市公司产生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在复杂的市场中,影响会计盈余质量的因素众多,而近年来不断曝光的财务舞弊案更是将CFO推到了公众面前。在安然和世通的财务造假事件之后,美国制订并发布了SOX法案,其中明确规定CEO和CFO都要以书面形式证明公司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评估他们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以保护股东的利益。这一要求明确了CEO和CFO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共同责任,并体现了财务总监这一人物的重要性。研究发现,财务总监直接决定了企业会计政策的运用和调整,对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将盈余管理与财务总监的特征联系起来,可以从全新的角度研究盈余管理,为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总监的聘任提供建议,并对完善我国财务总监制度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财务重述的角度,根据中国证监会的处罚公告,以 2011—2013年发生盈余管理行为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些公司中财务总监的性别、年龄、学历、任期等特征因素,在借鉴前人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利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财务总监的个人特质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以期得到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结论,并提出相关的政策性建议。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国内研究现状
1。1。1 盈余管理研究
1。1。2 财务总监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
1。2国外研究现状
1。2。1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1。2。2 CFO才能和角色变换
1。3研究现状评述
2 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2。1相关理论基础
2。1。1 高层梯队理论
早在1973年,哈佛大学心理学家David McClelland就在《对职业能力而非智力的测试》一文中指出,传统的根据智商(包括学术技能、知识和成就)来预测可能达到的工作绩效,其本质上是一种不准确的评判。他认为作为对工作成功的预测,职业能力这一指标更具有说服力。他将职业能力定义为管理人员在工作绩效方面的内在品性,是个人在行为、思想和情感方面稳定的风格。这一发现使得公司高管的个人特质得到研究者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