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针对政府补贴政策的研究之外,也有学者从企业角度出发,质疑企业是否存在“虚假”的创新,以骗取政府补贴。安同良(2009)通过建立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动态信息不对称博弈模型证明,创新补贴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逆向”激励效应,即存在骗取政府补贴的行为,同时文章还提出了甄别企业创新信号真伪的方法和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MartinS。Feldstein。Rethinkingtheroleoffiscalpolicy[J]。AmericanEconomicReview,2009,Vol。99:556-559。
[2]TommyH。Clausen。DosubsidieshavepositiveimpactsonR&Dandinnovationactivitiesatthefirmlevel[J]。StructuralChangeandEconomicDynamics,2009,20:239-253。
[3]安同良。R&D补贴对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效应[J]。经济研究,2009,第10期:87-120。
[4]白俊红。中国的政府R&D资助有效吗-来自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经验证据[J]。经济学,2011,第10卷第4期:1377-1399。
[5]陆国庆。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创新补贴的绩效研究[J]。经济研究,2014,第7期:44-55。
[6]林日葵。中国文化产业政策法规与典型案例分析[M]。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4页。
[7]欧阳坚。文化产业政策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第19-21页。
[8]吴逸。地方政府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中的行为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1-6。
[9]向勇。金融危机与文化产业机遇[M]。金城出版社,2009年版,第62-84页。
[10]俞瑜。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政府扶持资金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1-37。
[11]张杰。中国创新补贴政策的绩效评估[J]。经济研究,2015,第10期:4-33。
[12]张同斌。财税政策激励_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J]。经济研究,2012,第5期:58-70。
[13]周亚虹、蒲余路、陈诗一、方芳。政府扶持与新型产业发展-以新能源为例[J]。经济研究,2015,第6期:147-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