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教学论》中描述了他所设计的“国语学校”的教育方式:“国语学校的一切儿童规定在校度过六年,应当分成六班,如有可能,每班有一个教室,以免妨碍其他班次。”1872年《小学及教员养成一般规程》中也明确规定了班级儿童人数。从而,数百年以来的个别教学被班级教学所替代,登上了历史舞台。而后对于班级授课的形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演变。89077
美国学者基辛(R。 M。 Jicin)在其著作《文化、社会、个人》(1988)中提到了群体文化对个
6金岚。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P2
人发展的作用。班尼·约翰逊的《教育社会心理学》(1986)、B。瑞文、J。儒本的《社群心理学》、安得森。I。卡特的《社会环境中的人类行为》等著作中,介绍了环境对人类成长的影响,阐述了群体的文化对人类健康发展的关系。日本教育家片冈德雄在他的《班级社会学》(1993)中也充分阐述了班级文化对于学生个人生活和行为的影响。论文网
通过日本教育家片冈德雄、美国学者R.M.基辛等人的理论,可以看到国外学者对班级文化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了我的班级文化建设实践,在实践方案上要关注学生的行为、生活。
2。国内研究现状
1.近代中国班级制
近代中国班级制通常从“1949年以前的近代班级制”和“解放后中国大陆班级制”两方面来说,1949年以前的近代班级制中有谈到“班级授课制”即是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中明确规定学生分班,每班一名教师按日,分门教授。以及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中规定了“学级担任制”。
民国初期,1916年1月18日教育部公布《国民学校令施行细则》,规定在教育上采用班级管理体式,并一直延续。
之后解放区学制的实施初期,“班”也是随着“级”产生的。但这时的“班”是纵向按学年划分的,随着就学人数的不断增加,学校规模也随之扩大,这时便也开始了横向划分“班”。这样“班”便有了“水平组织”的意义,这样就是我们所说的“班级制”了。
解放区时实行的班级授课制,持续延用下来,但也曾一度改“班”制为“级”制,同时在中小学设级任主任作为负责人。后来在1952年教育部颁发的《小学暂行规程(草案)》和《中学暂行规程(草案)》中,又明确地改“级”制为“班”制,并明确提出了在班级设班主任一职。从此,“班级制”就在中国教育制度中一直用了下来。7
2。新课程改革中的班级新形势
1978年推行的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样也给中国的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
战。而中国教育界迎来最大一轮挑战则是在2003年高中各科新课程改革大纲制定后。
课程改革中班级新形势的表现首先是教育学制进行改革,小学由五年制改为六年制,并从1993年开始在全国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制,保证国民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紧接着是在教育观念上进行改革,1997年教育界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最后在课程上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学生相比原来更有选择课程的自主性。8
7卢妍宇。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P9
8卢妍宇。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