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学者得到了其他的结论,如文芳(2008)以1999至2006年间上市公司的R&D数据实证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研发支出强度呈“N”型相关;股权制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第一大股东的利益侵害行为。Suk Bong Choi et al.(2011)通过汽车、化学、通讯、电子等八个行业548家中国公司检验了所有权结构与公司创新绩效的关系,与三位学者预期不同,股权集中度对创新绩效没有显著影响。鲁桐,印(2014)采取聚类分析以2006至2010年沪深A、B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与第一大股东相关的变量,如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及其平方、第一大股东是否是国有背景与研发投入强度的非线性关系不稳定;在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企业中,都存在第二至第十大股东持股百分比越高,公司研发投入越高的现象,说明一定的股权制衡有利于公司进行创新决策。
(二)机构持股与研发投入
机构投资者持股与研发投入的关系也存在较大争论。主要有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观念与行为是短视的,它们从股票价格波动中获利,当一只股票业绩较差,机构投资者就会抛售该股票,这一行为会导致股价再次下跌,该公司也会成为潜在的被收购对象。管理层们为了不被收购、文持高股价,会削弱引起短期业绩下滑的投资,比如研发投资。按照此观点,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研发投入负相关。肖利平(2016)基于战略新兴产业2010至2014年的平衡面板数据,通过回归实证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了负面影响,并得出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完善、机构投资者还不成熟的结论。
另一种观点认为,首先,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组合大而分散,不害怕研发投入带来的风险,且在专业和信息收集方面有优势,因追求未来长期的投资收益,关注有创新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的企业;其次,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具有“锁定”效应,他们因为持股比例高,出售大量持股时会带来股价的暴跌,无法在不受损失的情况下退出,因而执行长期持有战略,这使得机构投资者会影响企业管理层,使其注重创新战略。从这个观点出发,机构投资者持股会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产生正向影响。冯根福, 温军(2008)考察发现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主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研发投入强度越高; Suk Bong Choi et al.(2011)得出机构持股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是正向而滞后的;舒谦,陈治亚(2013)的回归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促进了企业的研发投入;鲁桐,印(2014)发现基金持股比例越高,公司研发投入越高,说明基金持股促使企业更关注未来的长远发展;陈丽霖,冯星昱(2015)也认为基金持股比例的提高有利于企业加强研发投入。
(三)股权性质与研发投入
不少学者指出,理论上来说全民才是国家股的最终所有者,但全民的权利无法具象,只能通过特殊的多级委托代理关系由政府官员代为行使,国家股的有效持股主体出现缺位。考虑到政府官员股权代表职位的稳定性,行为很可能会短视化,且他们通常只能获得固定工资,不会具有充足的监控动机,造成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倾向于风险规避,因而国家持股不益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冯根福, 温军(2008)以1549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得出,国有持股比例越高,研发投入强度越低;任海云(2010)基于2004至2008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得出国有控股不利于R&D投入。
与上述学者观点不同,一些学者认为研发投入需要大量的资金,国有股东重视创新研发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家的资金投入会有助于企业进行不确定性大、周期长的大额研发投入。舒谦,陈治亚(2013)实证得出国有背景促进了企业研发;两位学者还分析这可能与金融危机后,国家2009年推行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与国家研发补贴有关;鲁桐,印(2014)发现对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国有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研发投入越高。
- 上一篇:微信营销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 下一篇: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
-
-
-
-
-
-
中国传统元素在游戏角色...
江苏省某高中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研究
高警觉工作人群的元情绪...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g-C3N4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巴金《激流三部曲》高觉新的悲剧命运
C++最短路径算法研究和程序设计
NFC协议物理层的软件实现+文献综述
浅析中国古代宗法制度
现代简约美式风格在室内家装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