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股市不断升温,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都开始将目光投向货币政策对股市的传导机制研究。但由于我国股市起步较晚,国内外对于中国股市的研究相较西方发达国家来说还是极为有限的。众所周知,我国仍为发展中国家,且处于经济结构的转型期,而中国的股票市场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一方面发展时间不长,另一方面又有许多“中国特色”,如股权分裂、国有份额重等情况。因此,加强相关方面的学术理论研究,是十分必要的。50471
杨新松(2006)使用基于自量自回归模型(VAR)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的观点认为,货币供应量是引发通货膨胀的原因,但通胀率对股票收益(价格)的影响并不存在或者是不明显的,主要是由于生产成本效、资产保值效应和通货膨胀税效应及通胀程度和预期等因素不易把握,各种效应没有明显处支配地位的一支。
沈昊驹、聂明(2010)应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的结论是:从货币供应量不同层次对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看,M2对股指走势波动影响最大,M1其次,M0最弱,但其作用力度都相对较小;深成指所受影响与上证指数相比较大;并指出货币当局应着眼证券市场的长期发展态势,提高政策制定的前瞻性。
高榴(2014)在“对货币供给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和股票市场向实体经济传导中的四大效应两个阶段研究股票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研究中指出,第一阶段,货币供给M1、M2是股指走势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第二阶段,股票市场的Q效应非常明显,资产负债效应和流动性效应已初具成效,但财富效应十分微弱。
而陈建宝、徐磊(2014)则在《中国股票市场对利率与存款准备金调整的短期反应》一文中指出论文网,通过ARMA(1,1)-GARCH(1,1)模型研究,综合研究央行调整利率以及存款准备金率对股市短期影响时,发现只有降息会对股市产生短期的负影响,这与传统理论相悖。不过仔细研究不难发现,但凡一国央行选择调低利率的宽松货币政策,其国内经济状况一定处于较为困难的阶段,经济下行压力大,市场投资者自然信心不足,这也是符合现实情况的。
苏刚(2014)从货币政策对股市流动性角度应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并通过VAR模型所获得的脉冲响应函数指出,股市流动性受我国货币政策影响显著,但其所受冲击效应会随时间推移逐步减弱直至消失,并且不同的股市流动性指标受到的冲击效应应有不同的持续期。
同样,方舟(2011)等人也通过引入MSIH(3)-VAR(4)的模型回归结果将股市划为3个区制,并指出货币政策对不同区制的股票市场流动性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可见,学术界对于货币政策在股市中的传导作用的看法依然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但主要是围绕利率和准备金率的调整进行研究。随着近期央行解除了利率管制,利率市场化进程取得重大进展,对我国货币政策的研究也进入了新的阶段。有消息指出,未来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特别是7天逆回购债券利率的调整将变得逐渐重要,文章也对此加以关注。
参考文献
[1] 杨新松.中国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6
[2] 沈昊驹、聂明.我国货币供应量与股市走向的实证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0,(4):60~63.
[3] 高榴.我国股票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作用的实证研究.[J].资本观察,2014,(2),47~51
[4] 陈建宝、徐磊.中国股票市场对利率与存款准备金调整的短期反应.[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4,(2):356~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