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历史上虽朝代分合,在思想上却从未断层。长久以来形成文化价值观念深刻地印在人们的大脑中,融入国人的血液中,并反映于行为上。在“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理论综述”这一部分,我分别对文化定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进行了文献综述,具体陈述如下。61972
1. 文化的涵义
中国最早对文化的研究学说起源于西汉。最开始对于文化的理解是“以文教化”,意思是对品德地教育、对性情地陶冶,从精神范畴对人进行教化。
随着经济不断地发展、学说不断地完善,近代对于文化的定义也因研究领域不同而分化出许多学说。在消费者行为学这一领域,从广义来看,霍金斯认为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它集合了知识、艺术、法律、伦理、风俗和社会成员所共有的习惯[1]。从具体来说,文化的涵义分成三个基本特征:首先,文化是社会成员的共同价值观念,其中核心价值观念是反映文化的基本特征;其次,在文化价值观念中,传统文化价值观念是核心;另外,核心价值观驱使着个体的消费行为。其中对于文化价值观,更有学者指出“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2]。
从多个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所以在本文中,我将传统文化具体框定为文化价值观念,对文化价值观念进行研究。
2.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糅合了道家、墨家、佛教等思想。在古代,儒家思想因有利于中央集权,因此被历朝历代的君王所推崇,几千年地沿用传承,儒家思想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导思想,不知不觉地渗透入中国人的血液,根植于国人的思想观念中,构建起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框架。
儒家著作《论语》中,强调了仁义礼智、三纲、七政、八目、五伦以及中庸之道等。具体而言,儒家思想强调了人的基本作用——完善自我,即在社会整体中,对内要完善自我品德,对外要自愿服从社会等级、要完善家庭伦理的建立;另外,儒家思想推崇忠孝,强调舍利为义,中庸之道是为君子。
近些年来,许多学者对儒学的核心价值观进行研究,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如下:
杨国枢在《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中提出,中国传统价值观分为五个因素:(1)谦让守分;(2)团结和谐;(3)面子主义;(4)刻苦勤奋;(5)家庭伦理[3]。
李骆华认为对消费者行为影响最大的传统文化价值观是:(1)“根文化”,即重视家族的传承,生命地延续;(2)“关系文化”,即认为来而不往非礼也;(3)“面子文化”,即颜面重于生命;(4)“中庸之道”,即认为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5)“地位与礼”,行为举止要合乎情理,与社会阶层相匹配[10]。
从以上学者提出的观点来看,他们对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有着相似的看法,第一,中庸之道是中国人的处世之道;其次,中国人重视面子、集体团结和谐、克己复礼。
综上,在研究中,我将文化价值观念的具体维度定在“面子主义”、“集体主义”、“勤俭持家”和“中庸之道”这四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