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个世纪20年代以来,创业板陆续在全球各地开办,推动了世界高新技术的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创业板市场是1971年创立的美国纳斯达克(NASDAQ)市场,除此之外,还有伦敦证券交易所高成长市场(AIM,1995年)、日本佳斯达克(JASDAQ,1998)、韩国科斯达克(KOSDAQ,1996)、加拿大TSX Venture Exchange(2001),香港创业板市场(GEM,1999年)、台湾柜台交易所(OTC,1994 年)等。65945
关于创业板整体情况的研究。吴晓求(2011)10就对创业板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中国创业板市场目前存在着寻租股东突击入股、退市机制不完善等多种隐患,扭曲了市场,损害了市场效率。并从多个方面提出了建议。薛晓琳(2011)11对创业板目前出现的问题作了详细叙述,例如发行价过高、超募现象普遍等,其次重点对破发背景下我国创业板的市值管理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IPO定价的理论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前人对此的研究也不在少数。关于定价的
研究,国外的创业板发展历史比较长,研究也比较多。Kevin Rock(1986)3认为国
外股票市场IPO高抑价率与IPO 公司价值的不确定性有很大关系,此外,新股配给机制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他还认为金融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信息持有者比信息封闭者更容易购得发行价偏高的新股,因此为了吸引这些弱势投资者,承销商不得不使新股定价偏低,以弥补没有渠道获得相关信息的投资者由于逆向选择而投资偏离形成的损失。Franklin Allen, Gerald R, Faulhaber(1989)4从发行人的角度出发提出后续融资理论,研究中认为IPO抑价是因为业绩较好的一些上市公司考虑到后续融资,倾向于通过较低价IPO向市场传递有关自身质量的信息,IPO 抑价使投资者得到满意的回报,并以此来区别于低素质企业,而业绩较差的公司则一般通过高价发行股票,从而高质量公司其抑价率较高,投资者可以获得企业的信息,愿意在企业今后的再融资中支付较高的价格,利于增发新股。Ivo Welch(1992)1以“从众效应假说”为基础,建立“信号模型”,认为投资者对股票的购买具有从众效应,最初的股票认购率会影响到以后的股票流转率和股价波动。因此发行股票企业总倾向日于压低股票发行价传递公司高质量信号以吸引投资者,形成正面从众效应。Charles M C Lee, James Myers,Bhaskrarn Swaminathan(1999)2用研究表明剩余收益模型是合理性,模型要点在于用短期国债利率作为无风险利率以估计企业内在价值,从而研究IPO定价效率。国内对IPO定价的研究不在少数, 刘春玲(2009)5过模型实证分析证明了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发行规模和行业特性等因素对股票定价有明显的影响。项艳、靳炎(2007)650只股票为样本,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结论,股票IPO定价是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而市盈率定价法并无法完全反映出企业的真实内在价值。罗淘(2011)12究的是IPO抑价问题,结合我国创业板市场当前的实际情况,以抑价率为因变量,而解释变量则包括内在价值解释变量和抑价解释变量,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多元回归方法逐一引入,合理排除来研究我国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IPO抑价问题,最后确定模型得出结论。蓝慧(2010)18以发行抑价率为别解释变量来研究抑价现象,在实证研究部分,直接将可能的影响因素引入模型中进行回归检验。王云鹏(2009)19究的也是抑价现象,变量设定时,虽有将多个变量按类型分门别类,但模型估计时未考虑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另外此文中还谈及香港创业板对深圳创业板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