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研究现状在媒体公信力的研究方面,美国学者的研究占主流,研究方法以实证研究为主,只有非常少的相关研究在美国之外进行。因此,美国学者对媒体公信力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研究影响也最大。概括而言,20世纪欧美公信力研究的历史脉络,大致分为早期耶鲁研究团队和其他研究者对信息来源和信息可信度的研究、中期对媒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公信力的研究,以及近年来对网络公信力的研究。66617
20世纪30年代,查理(Mitchell V.Charnley)在其报纸准确性研究中对可信度进行了讨论。20世纪早期,受两次世界大战宣传需求推动,劝服研究兴盛。现代可行度研究肇始,最初也源于对可信度在劝服过程中角色的关注,学者们研究了信息来源可信度对人际传播效果的影响。后来,研究者们意识到,机构亦可构成信息来源,通过传播影响他人行为。其中20世纪50年代心理学者霍夫兰及其同事所做的“耶鲁传播与态度变迁计划”(Yale Communication and Attitude Change Program)系列实验研究,较早考察了信息来源可信度对于劝服效果以及受众态度改变的影响。他们认为,所谓信息来源可信度,是指信息来源被受众认为值得信赖和能够胜任的程度。该研究首次提出考察信息来源可信度的两个基本维度:“专业性”与“可依赖性”。霍夫兰等人的系列实验研究是信息来源可信度研究领域第一个系统地、科学的科研成果,对包括媒体公信力后续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伽兹安诺和麦克古拉斯认为,霍夫兰等人的实验是媒体公信力研究真正的起点。20世纪50年代末期,罗泊机构(Roper Organization)开始对不同形态的相对公信力比较研究,如报纸与电视相对公信力比较。信息可信度作为早期研究内容的一部分也被考察,如信息的哪些特征令它们更(不)可信。20世纪90年代,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媒体公信力研究再度复兴,网络媒体公信力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与来源可信度关注信息发送者或个体演讲者特征有所不同,媒体公信力更加关注受众对于具体媒体产品、新闻机构总体公信力的感知与评价,以及不同媒体公信力比较。论文网
国内研究现状
媒体公信力的概念在国内使用的时间较短,学界业界虽然时有文章讨论,但在众多媒体公信力的相关分析中,迄今尚未形成相对严格、完善、科学的概念定义。而且,多数学者提出的媒体公信力概念以描述性居多,理性的抽象和归纳不够。现今国内的媒体公信力研究主要还是从传统新闻学视角开展,比较注重对媒体公信力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及媒体利益关系的考察,而对信息来源可信度、信息可信度、受众变量及不同性质媒体间公信力差异等媒体公信力研究主要领域则缺少必要的介绍和讨论。
我国港台学者对公信力研究已有初步成果问世,如《广播电视台主管对媒介功能与媒介公信力之评估》(彭芸,1989)、《报纸和电视新闻可信度比较之研究》(建生,1990)、《媒介可信度之研究》(罗文辉陈世敏1993),《新闻媒体与公信力》(罗文辉1995)等。香港学者祝建华曾对国外媒体可信度研究做过较为详细的文献回顾,介绍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指出媒体可信度的定义随着整体研究的进展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已有的媒体可信度定义可被分为四种类型:来源的可信度、内容的可信度、来源的感知可信度和内容的感知可信度。我国学界对媒体公信力的研究时间虽短,但媒体公信力所包含的指标之一“新闻真实性”的讨论却由来已久。1982年6月,由北京新闻学会受众调查组在北京地区展开了我国首次大规模受众抽样调查,调查受众接触媒体的行为、兴趣爱好,同时也调查了受众对新闻报道的信任度及产生不信任因素的原因。这次调查推动了当时正在进行的新闻真实性的讨论。其后,随着假新闻、有偿新闻问题的凸现,新闻价值、新闻法制监管、新闻伦理等问题引起学界及业界的共同关注,探讨新闻可信性,反思假新闻现象,提倡媒介信用论、媒体诫信论方面的文章此起彼伏,也为其后考察我国的媒体公信力问题提供了不同的观察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