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国际化相关理论的研究 企业国际化的理论主要是从理论上探讨企业国际化发展的一些规律,研究一个国内企业是如何成长为一个全球化经营的公司。最初的国际化发展理论主要是以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的,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如Johanson 和Vahne (1997) 提出企业国际化经营主要由不规则出口活动,通过代理商出口,建立海外销售子公司分从事海外生产的制造四个阶段组成。Coviello 和 MeAuley(1999)认为海默对对外直接投资(FDI)的研究开启了国际化的研究,基于研究视角和理论基础的不同,可以总结为以下3个主要的理论框架:直接投资理论,阶段模型,网络视角。直接投资理论源于经济学派,是交易费用理论和产业贸易理论的延伸。该理论认为企业在国际化时选择何种方式取决于经济交易费用的大小。阶段模型源于行为学派,是一个较为动态的国际化理论模型,该理论认为企业的国际化是逐步而渐进展开的。从出口到直接投资。从心理距离“近”的市场到“远”的国家,从一个国家到多个国家。网络视角源于关系学派,强调企业要加强和管理其在国际网络中的地位,该理论认为企业的国际化更依赖于其网络关系,这种关系包含了组织间和个人间的各种关系。68237
在众多企业国际化理论中最有影响力的就是S. Hymer博士(1976)提出的垄断优势理论。垄断优势理论认为在进行国外经营和跨国竞争时相比较仅在国内经营和竞争会引起额外的成本,因此跨国公司愿意并且能够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并由此获利必定是因为其具有的某些优势能够抵消这些额外成本。这种优势被称为企业特定优势,企业特定优势是由于市场不完全(如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引起的不完全竞争,产品市场的不完全,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全等)导致跨国公司在国内具有的垄断优势,而这些优势是东道国当地企业所不具备的,包括技术优势(如技术诀窍,管理组织技能和市场技能),工业组织优势(规模经济,垄断市场结构和行为),易于利用的管理资源的优势,易于得到廉价资本和投资多样化的优势,易于得到特殊原材料的优势等。J. Dunning(1988)认为一个企业跨国经营必须具备三种优势: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R. Vernon(1966)从产品寿命理论出发提出用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他认为产品生命周期反映了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的竞争地位的差异,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变化。论文网
2中国国有企业国际化的研究
学者对中国国有企业国际化进行了诸多富有成效的研究。罗智,黄清,单葆国等(2011)归纳了中国国有企业海外并购的三大动因:国际经济环境因素,国内经济环境因素和企业发展因素。张兵(2012)研究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四种动因,包括获取资源,获取技术,获取品牌拓展市场和多元化经营。其中,获取资源主要来自中央国有企业,获取技术主要来自地方国有企业,其它两类动因在各类企业中都普遍存在。阮福华(2012)认为中国企业国际化动因主要有5种,分别是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转移过剩产能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国家政策的鼓励,企业家精神和规避汇率风险。王健朴(2012)认为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特定性风险主要有国家政治制度不相容风险,企业治理的国际化差异风险(包括外部治理环境缺陷和内部治理结构缺陷)和境外国际领导人道德风险等三大风险。葛晓春(2010)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分为外部动因和内部动因,其中外部动因包括经济实力的提升,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出口规模的扩大等,内部动因包括获取自然资源,学习先进技术,开拓海外市场,寻求战略资产等。刘旺青(2009)从政治,法律,财务,技术等四个方面风险归类和分析了国有企业开展海外并购业务的存在的风险。邵学峰(2007)认为国有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因主要有:参与全球范围内的产权之争;挖掘外部市场,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大型企业的制度改革,提供企业国际竞争能力;国内市场局限性的逆向激励。沈学东等(2008)发现国有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还存在不熟悉国际规则,资本技术构成低,知识结构不合理,竞争力弱受市场等因素影响大和中国传统文化及滞后的经营观念带来的压力等5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