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美国在1930年前后提出了作业成本法。那时,身为会计学者的科勒在观察并且研究水力发电时发现在成本消耗中人工和材料成本所占比重较小,而那些间接成本却占比很大。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科勒在《会计论坛》中提出了一个有趣且新颖的概念——作业,并由此继续推出并解释了作业成本法。《会计词典》中科勒又在之后的日子里对作业成本法进行进一步的、更充分的说明。因此,通常人们将其研究成果以及发展认为是作业成本法产生的初期阶段。69513
《收益的会计概念》出自乔治.斯托布斯之手,这位美国博士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写了这篇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提出了作业会计是一类与判定有效目标相关的会计模式。但这一观点的提出在当时是有很大的争议的,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其对作业成本法理论的初步形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1980年后,哈佛大学的卡普兰教授(Robert S. Kaplan)认为之前使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已经无法适用于那些与企业判决有效性有关的方面了,若想要提高企业本身的竞争力,就应该改变现有的成本计算方法。自80年的中后期,他和他的学生经过不断地研究,提出了成本核算的新方法—作业成本法。
至20世纪末,对作业成本法的研究初具规模,Aminah Robinson Fayek(2001)在《浅谈建设单位对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中提出了该方法首先要对作业进行相关研究,并且企业的管理者应了解公司运营的所有环节。论文网
卡普兰教授 (2005)关于作业成本法做出了更加明确地阐释,作业是作业成本法的基础,成本法不能脱离作业来单独行使。管理者要尽更大的职责,不仅仅要掌握间接费用的分配动向,也要追溯究竟是什么导致了间接费用,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对间接费用责任进行明确的分配和规划,二是可以提高对间接费用的控制能力。可见,作业成本法在降低企业成本方面的作用是综合且长远的。
2. 国内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作业成本法的研究时间轴上,我国已经滞后了,而国外的研究已经初具规模了。1990年前后,作业成本法进入了中国,1994年《当代财经》上刊登了余绪缨等学者对作业成本法的真实想法,文章的内容围绕着如何符合我国企业形式,推行作业成本法展开。但是从实践角度来看,我国企业还在起跑线前徘徊,作业成本法并不能在我国企业内部很好地运用。
在我国,作业成本法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3个阶段:
第一步,翻译国外对作业成本法研究的相关理论。重点关注于对作业成本法这个理念的理解以及引入,并且对其的应用仅局限于成本计算方面。
第二步,明确作业成本法的定义和应用范围,并使作业成本法不光应用在计算层面还要应用在管理层面。
第三步,在之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国内相关的学者开始对国内企业使用作业成本法的相关条件、预算管理以及产品盈利性等进行研究以及分析。
《管理会计:挑战、对策与设想》在1988年《会计研究》期刊上发表,在文章中阐述了随着我国企业生产方式的改变,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已经难以迎合企业管理的需求。
王平心教授是作业成本法的先行者之一,对作业、价值链等有所研究,深度探究了成本动因等,提高了作业成本法与我国企业经营的相容性。
2007年,李补喜教授在《作业成本计算中成本动因合并理论研究》中指出:尽管作业成本法的理论研究在我国如火如荼的进行,实践效果并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