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学者对社交媒体语境下“沉默的螺旋”理论的适用性也开展了研究。陈力丹在《社交媒体减弱政治参与——“沉默螺旋”假说的再研究》一文中具体阐述了社交媒体的传播特性和社交媒体中“沉默的螺旋”的表现方式,指出了社交媒体对政治参与减弱方面的影响。[6]庹继光在《微博时代“沉默的螺旋”变异分析》一文中通过具体案例论证了微博等社交媒体的特性对于观点表达造成的影响,指出“但凡被证实不能获得大多数人所认可的观点、言论终究都会归于沉寂” [7]。李杉在《传统传播效果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适应性思考——以“沉默的螺旋”为例基于文献的实证研究》一文中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论是传播效果中的一个核心理论,考察这一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适应性情况,对我们修正或重塑传播效果理论模型有极大的参考价值。[8]郑星怡在《自媒体时代是否弱化了“沉默的螺旋”理论》一文中通过实证研究总结得出:在自媒体时代,“沉默的螺旋”理论并不是简单的弱化或增强,而是表现为一种具体形态上的变化。[9]黄京华、常宁在《新媒体环境下沉默螺旋理论的复杂表现》一文中提出:“不同人群在现实生活、网络匿名和网络实名三种环境下出现了不同的“意见表达”情况,他们在不同环境下 “意见表达”的差异和 “意见表达”的多重影响因素显现出沉默螺旋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复杂性。”[10]张依依在《沉默螺旋理论在微博这一新媒体中的体现》一文中指出:“‘沉默螺旋’理论依旧能够解释微博中的舆论形成,其理论模型仍然有强大的工具性意义” [11]。
现有研究成果对“沉默的螺旋”理论作了比较细致的研究,关注点主要在于社交媒体语境下“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否还适用等问题。总体上来说,已有研究成果以个案研究分析为主,对“沉默螺旋”现象的研究大多以新媒体环境为背景,分析了其在自媒体环境下的种种复杂表现。本文将进一步研究探讨社交媒体中“沉默的螺旋”现象,在回顾社交媒体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沉默的螺旋”理论假说的主要内容,指出社交媒体 “沉默的螺旋”现象及其出现的原因,从而辩证地看待社交媒体“沉默的螺旋”现象。
[1][16][17][19][23][德]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3,63,60,64,6。
[2][3][美]巴兰,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306,304。
[4][15]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00,201。
[5][美]米勒。社交媒体如何让人们变成“沉默者”[N]。纽约时报,2014年8月26日。
[6]陈力丹,谭思宇,宋佳益。社交媒体减弱政治参与——“沉默螺旋”假说的再研究[J]。编辑之友,2015(5):10。
[7]庹继光。微博时代“沉默的螺旋”变异分析[J]。新闻传播,2014(3):13。
[8]李杉。传统传播效果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适应性思考——以“沉默的螺旋”为例基于文献的实证研究[J]。新闻传播,2015(10):9,12。
[9]郑星怡。自媒体时代是否弱化了“沉默的螺旋”理论[J]。艺术科技,2013(8):50。
[10]黄京华,常宁。新媒体环境下沉默螺旋理论的复杂表现[J]。现代传播,2014(6):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