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人的研究当中,后稷被抛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无故生子视为不祥。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中说:周朝先祖后稷,他还有一个名字叫弃,当初姜嫄在郊外祭祀,看到巨大的足迹心里欣喜,想要踩着那些足迹,踩过之后居然怀孕了,到了一定的时间生下了孩子,认为他是不详之物就抛弃了他,经过三次被丢在恶劣环境中却依然存活下来的后稷,姜嫄认为他是神的儿子,于是抚养他长大。“初欲弃之,因名曰弃。”[4]根据司马迁的讲述,姜嫄在踩足迹后能够孕育生子这是不详的征兆,害怕上帝怪罪,因此想出多种办法舍弃后稷。其实,踩着足迹就能够生子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司马迁认同了“感生”这个说法以此为基础解释后稷被弃的原因,这个成立不能存在。
2、试子说。这个说法来源于《毛传》,它在解释《生民》时说,上帝的儿子后稷,跟平常人不同,想要显示出他具有灵性的一面。郑玄的《毛诗笺》也说过,上天有异象,因此姜嫄把后稷丢到牛羊的小道上,想知道有何奇异之处。[4]在毛传、郑笺里所阐述,后稷在出生后就是不凡的,他是姜嫄踩帝迹而来的,可以说是上帝的儿子,他肯定有着不同于常人之处,想试探下后稷到底有何奇异。我们不难想象,在那样的古代社会,这种试探是多么的残忍,一个婴儿所遭受多大的折磨,这样的假设不能让人信服,也无法相信。
3、为保持名节。《吴越春秋•吴太伯传》中关于姜嫄求子的描述:怀孕有生理反应,心里害怕这是淫乱的灾祸,于是就去祭祀向上帝请求说没有孩子。方玉润在《诗经原始》有表明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姜嫄是未婚而孕,在当时的社会中是不符合礼法的,这样生下的孩子是不详的。[4]从这个观点来说有些荒诞,仅仅是因为道德伦理要弃子,这样的做法比较愚昧。
4、因战难而弃子说。王夫之在《诗经稗疏》中的观点:姜嫄是帝挚的妃子,由于帝王管理国家没有方法,后稷是在国家动荡的时候出生的,帝王没能守住自家园,嫔妃都四处奔逃,姜嫄因为不能保护自己的孩子就把他丢弃到狭窄的小巷里,有人发现了后稷就收养了他,知道他是帝王的孩子就把他送到平林国。[4]这样的想法为姜嫄弃子做了一个大义之说,姜嫄是迫不得已抛下后稷,从人伦道德方面来说姜嫄是没有罪过的,开脱的如此完美又没有根据,无法让人相信。
5、怪胎说。刘毓庆,是当代有名的研究学者。“达”这个字是他从“先生如达”这里面进行分析说明。以一些民俗学、音韵学以及部分文字学为根据,“达”字为“瓜”字,认为姜嫄当时生下了一个瓜形怪胎,姜嫄觉得古怪又害怕,所以丢弃了后稷。[4]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先生如达”的“达”是“羊子”之意,后稷生而弃,实因是“初生如羊赤而毛”的奇表异象。与前面的四种观点相比,这个比较有可信度,但还是有进一步商榷的余地。
后稷被弃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虽然各种说法结合学者们的大胆想象有其一定的道理,但毕竟历史久远,又缺乏较为明确的古迹证明,并不能确定各家说法谁是谁非,这一谜题仍值得考古学家和研究者不断去探寻。
二、图腾信仰论文网
在原始时期氏族都有其图腾信仰,氏族部落的生活行为受其影响,虽然商始祖契与周始祖弃都是由其母感受神孕育而生,但因其部族的图腾信仰不同,他们受孕的方式也有区别。
在上古时代悠久的神话传说中有着东方帝俊、中部炎帝、西方黄帝三大部落集团,我们可以认为帝俊是后稷的祖先,后稷则是帝俊部落中的一份子。从研究帝俊部落的文化中发现,他们主要是以鸟为图腾,在《山海经》“大荒经”中有所记载:“使四鸟:虎、豹、熊、罴”这也说明帝俊部落的后裔国家以这四鸟为各个氏族的标志。其中,伏羲称为“伏虑”,在《说文解字》解释:“虑,虎貌。”说明伏羲所在的部落是以虎为标志。而姬姓作为后稷一支的部落,孙作云曾认为:“姬”是具有熊迹这方面解释,这就阐明后稷部落主要以熊为标志。[5]姜嫄在祭祀过程,向上帝祈求生子,履帝迹而孕育生子。关于周民族的图腾信仰,不管“迹”到底指的是什么,从其感生神话来说与图腾信仰是有不解之缘的。尽管闻一多先生在《姜嫄履大人迹考》里表达出自己不同的具有特殊性的观点:“所谓帝是代表上帝的神尸。神尸舞于前,姜嫄尾随其后,践神尸之迹而舞……更欲神异其事,乃曰履帝迹耳。”[6]踩着上帝的脚印可以说是在祭礼中具有象征性的舞蹈,在舞蹈结束之后,姜嫄与祭师在幽静的地方相会,郊外野合而孕,当时社会是不容许存在,为了掩盖事实就说是顺着上帝留下的印迹从而有身孕的。图腾崇拜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精神支柱,所谓的图腾崇拜就是将自己氏族的起源同某一种动物或者是植物进行关联,认为自己的保护神、先祖就是某种动物、植物,他们是具有血缘关系的。所以说,后稷部落以熊为图腾,熊的脚印就是上帝的足迹,后稷就被人们认为是上帝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