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郁达夫作为中国现代文坛极具特色的作家,一直备受关注,他那自叙式、大胆暴露人性黑暗面、真挚的抒发情感、结构的散文化、语言的绮丽流畅开启了我国浪漫抒情小说的先河,在“五四”后的现代文学史上谱写了壮丽的篇章。郁达夫在留日十年中,其创作深受佐藤春夫的影响,自觉的把这种影响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郁达夫模仿和创新日本私小说,构成了他自己独特、鲜明的文学风格,创作的取材、情调、表现手法上都有日本“私小说”的印痕,同时内容题材上的突破、露骨的自我暴露、忧伤的格调形成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也为我国枯槁的文坛吹入一股春风。下面我们通过比较《沉沦》和《田园的忧郁》两部作品来看日本文学对郁达夫创作的影响。
一、日本“私小说”
“私小说”出现于1905~1910年间自然主义文学兴起阶段,至20世纪初,自然主义文学运动在日本文学界展开并席卷整个日本文坛,郁达夫留学期间,正是日本自然主义文学运动盛行的时候,在1906年到1910年,是自然主义鼎盛的时期,以后便日趋衰落。“私小说”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自然主义的直接产物。“私小说”这个名词约始于1920年,大正、昭和时代是繁荣发展期,田山花袋是“私小说”的开拓人,《棉被》更成为“私小说”的奠基作,这种文学极力回避尖锐的社会矛盾,不反应现实生活,只是着重表现自我,真实的记录自己身边琐碎的事情和心理活动,直截了当的暴露自己。
“私小说”运用第一人称的手法叙述故事情节,它的艺术特色有三点;一是大胆的自我暴露,不掩饰作家自己灵魂深处一点点的肮脏的想法,赤裸裸的将其展现出来,多取材于作家本人的生活经历和身边琐事; 二是重视人物的心境描写,“真正意义上的‘私小说’就必须同时也是‘心境小说’”;[2] “私小说”分为调和型和破灭型两种,破灭型是指表达生存的危机感,相反的则是调和型。三是不完整的故事情节,不追求宏大惊奇的故事情节,也不需要巧妙的结构,不重技巧,笔法趋于散文化,做到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
郁达夫在留日期间,深受日本“私小说”的影响,尤其是佐藤春夫,郁达夫经由田汉介绍认识佐藤春夫,俩人的友情甚笃,同时它的创作风格也深受佐藤春夫的影响,郁达夫也被称为“中国的佐藤春夫”,他曾说:“在日本现代作家中,我最崇拜的是佐藤春夫,每想学到他的地步,但终是画虎不成。” [3]郁达夫的《沉沦》就有“私小说”鲜明的特点,同时也有佐藤春夫创作的《田园的忧郁》的缩影,郁达夫创作的大胆自我暴露、感情的一泻千里的特征运用的淋漓尽致,对虚伪的假道士一记重拳。《沉沦》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大胆的描写了深受五四运动洗礼而觉醒的现代青年“性苦闷”及个性的解放,可是郁达夫的创作源于你“私小说”,却又别于“私小说”,佐藤春夫烦人《田园的忧郁》作品所描述的只是个人生活中的人性表现及生活的琐碎之事,并不含有对时代的批判等特点。而郁达夫的作品中所描述的不单单是“性苦闷”,更多的是从“性苦闷”中上升到“生苦闷”,是在艰冷的现实社会下被扭曲的人性的表现,是对黑暗社会无情的批判,是对当时许多年轻人拥有的性苦闷的反映,是对封建道德的一种挑战。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郁达夫的创作意义还是要高于“私小说”的。源: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