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无论是从指挥国事,还是从观念条件上来看,皇权都有周期性地由强转弱的现 象,这为秘书机构的扩权提供了方便条件。

二 公文处理制度是秘书机构膨胀的渠道 秘书机构最原始的职能是查阅文书,方便帝王处理政务。这包括全国各地上奏文书

的收发、文书的分类、根据皇帝旨意拟定诏书等。公文文书处理是维持国家高效运转的主 要环节,也是中央秘书机构展开工作所围绕的中心。因此,从某方面来说,谁要是掌握了 文书掌制权力,谁就能大权在握。

因为文书的重要性,很多帝王都为分散文书工作、加强中央集权而做出了大量的努 力。唐朝时期,唐太宗沿袭隋朝设立三省六部制,而又让一些品级比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 官共议国事,冠以“参知政事”、“参与朝政”、“参议得失”[4]等名号,执行宰相之职。 后来又出现了“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位,给予一些身边亲近的 官员有掌制文书的实权。这样,有实权的官员增多,形成相互牵制的状态,有利于加强中 央集权,防止了皇权旁落局面的出现。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文书制度影响着权力。中央秘书机构职能的发挥离不开对文书的把控,文书制度也因 而成为秘书机构职权膨胀的重要工具。秘书官吏由于文书处理而使得皇帝对其的信任不断 提高,秘书官吏的地位也因而不断上升,最终秘书权力的范围不断扩大。历史上,公文制 度随着王朝的更迭一再变迁,在其中,对秘书机构有重大影响的文书处理制度则主要集中 于贴黄和票拟制度。

“贴黄”起源于唐朝。唐朝的贴黄制度类似于今天的修正制度。唐代皇帝敕书写在黄 纸上,如果某一处需要修改,就重新写在黄纸上,贴在正文的后面,这个过程称之为“贴 黄”。宋代,“贴黄”不再是一个纠错制度,而更加类似于当代公文的“摘要”。“贴黄” 的概念也变成了:“凡上行文书写完后如有重要补充,可另外写于黄纸上贴于正文后,称 为‘贴黄’。”[5]宋代规定,凡是要上呈皇帝的文书奏章,必须将内容要点、呈递时间写 在黄纸上,贴在奏折封面或者文章的开头,这种行为称之为“引黄”。“引黄”打开了公 文文书摘要的大门,它使公文受理者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到公文的主要内容,从而提高了 处理事务的效率。

明代的贴黄制度内涵相当丰富。明朝的章奏极为冗长,这种现象在万历和天启年间达 到顶峰。明朝崇祯帝厌烦了官员动辄两三千字的奏折,命令内阁制定出相对简洁扼要的奏 折批答方法,“即令本官自撮疏中大要,不过百字,粘附牍尾,以便省览。”[6](P774)明朝 的章奏用白纸,虽然称之为贴“黄”,但仍然用的是白纸。用白而称“黄”,这说明贴黄 在当时已经是一种习惯用语,“黄”也已经成为文书制度中的专门术语。除此之外,明朝 贴黄还是一种严密的人事档案制度。作为官员人事档案制度的明代贴黄,分为文职贴黄和 武职贴黄,二者分别记录文官和武官的档案。在此方面,“黄”指记载文武官员的籍贯、 任职以来的功过以及升迁档案的人事档案,是选拔官员的重要依据。明代的贴黄有了如此 重要的意义,为秘书机构的膨胀大开方便之门。

上一篇:曹文轩小说成长与苦难叙事坚硬与柔软
下一篇:男性秘书职业前景研究

从中国古代的食器看古代饮食文化

论卡耐基人际交往艺术在秘书工作中的运用

古代“居丧嫁娶”律法考释

地理条件制约古代中國不...

古代中西方重商政策比較研究【3139字】

从比較中探索古代世界史结构【3266字】

中西古代大一统”理念之比較【6450字】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安康汉江网讯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