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4】(P388)

诗的前两联写了诗人今夕登上了昔日所一直听闻并且向往的岳阳楼俯瞰了洞庭湖水,这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本是心中因为看到了这样境界阔大、碧波荡漾的洞庭湖而感慨自然的神奇与伟大,然而现实中诗人所感发的却是唐朝的分裂衰败和国势的动荡不安,两者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在此渲染了一种凝重的氛围。颔联便是诗人对前两联从景色与时局的强烈反差所产生的的情感抒发:亲人音信全无,自己年迈多病只有一系孤舟为伴,是对诗人现实处境的真实形象的刻画,此处“舟”这一意象的出现将杜甫当时的窘境呈现得十分具体可感,即在亲人音信全无的情况下,诗人的无助与孤独感瞬间表露出来,这对于一个对君王、国家与人民念念不忘的诗人来说,就相当于被整个社会所孤立、所淡忘,以此造成诗人内心强烈的孤独感,更是对其精神世界的一种无情摧残。但尾联才是点睛之笔,想到此时自己的国家外敌入侵,战火不断,濒临灭亡的时候,不禁落下泪来。即便是在自己最落魄的时候也未曾流泪,但是想到此刻国家命运岌岌可危,泪水止不住的流了出来。此诗创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已经57岁的杜甫乘舟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处境十分艰难。对于国家的情感是多么浓烈而炙热才会表现的如此真切,在自己如此凄惨只能在一条小船上飘泊度日、与亲朋好友的消息断绝的时候,仍然是为国家的兴衰而倚栏痛哭。诗中的“舟”意象将这样的一种爱国情抒写得淋漓尽致,也让后人通过其诗了解到杜甫“每饭不忘君”的具体体现,让我们更深刻了解到杜甫的爱国之情。

另一首《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4】(P318)

这首《秋兴》也十分具有代表性,诗的前两联仍然是景色的渲染,写出了巫山巫峡清冷萧森的气氛,描绘了秋季时分寒意透骨,风云易变的特点。后两联是整首诗的情感抒发,门前种的几丛菊花已开了两年,诗人满眼是盛开的花,联想到已经两年未曾回过家了,想到这儿不禁留下伤心的泪水。小船还系在岸边,但却不能载我回到我的家乡,我的祖国,可是我的心却时时刻刻记挂着。白帝城上传来捣制寒衣的砧声,他们又在为即将到来的冬天赶制御寒的棉衣了,眼看又是一年过去,我对祖国故土的怀念也越来越深。离家的悲伤随着菊花的开放,捣衣声的响起更增添了几分。这首诗是在杜甫寓居四川夔州时以遥望长安为主题而创作的组诗中的一首,此处的“孤舟”再次将诗人漂泊在外,无依无靠却依然心系故园,即都城长安,在自己已经如此凄苦的状态下依然对国家依依不忘,这样的爱国精神实在是令人感慨。

二、“舟”满载杜甫羁旅老病的孤寂

   “杜甫的时代是唐代封建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时代。”【5】(P216)出生在官僚世家的杜甫在童年直至青年时期说得上过着相对富足的生活,所以当时的杜甫拥有凌云壮志,充满对于生活的向往与热情。因而在其早年的相关作品中,大多都是类似《望岳》里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豁达。然而唐朝由“开元之治”到爆发了“安史之乱”,唐朝自此转折,由胜转衰,广大人民百姓深受其苦,杜甫此刻的心境也随着不断发生变化,“从一个官僚家庭的子弟转变为一个常常衣食无着、贫病交迫的‘众人’。(他自己常说:‘生涯似众人’《上韦左相二十韵》)”【5】(P216) 不难看出他的心境从“富庶”演变为“孤寂”。沿着杜甫一生的生活轨迹寻觅,我发觉其实杜甫在其从二十岁的时候就开始了人生中第一次漫游,为期十年,先后游历了吴越、齐赵等地;随后在都城长安为政十载,几经贬谪;后辞官移居陇右、成都等地,可谓历经波折、辗转各地,“孤寂”早已在他的生命中深种。所以在他的诗歌里,有很大篇幅对其羁旅老病的漂泊生活进行描写与抒发。经过我的统计分析,在杜诗关于“舟”意象出现的众多诗歌中,其指意最多的莫过于在羁旅漂泊的生涯中抒发自己衰老、病苦,感怀飘零的情感。如《旅夜书怀》:

上一篇:苏东坡酒中境界苏东坡与酒相关的作
下一篇:严歌苓作品中男性形象缺陷与宽容

《林地居民》中的视角转...

论卡耐基人际交往艺术在秘书工作中的运用

论《文心雕龙》中的草木意象

良知与诗思王阳明诗歌世界初探

新历史小说中的性叙事研究

论钱钟书小说《围城》中的动物隐喻书写

鲁迅创作中的审丑意识探究以看客•鬼神为例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安康汉江网讯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