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败鼓之皮”一词,脱离《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的语境,原本的含义只是“破旧的鼓皮”,而现在我们看到这个词都能理解这是指“虽微贱,却有用的东西”这样的意义,都是因为原先的典故为我们补全了含义,因此“败鼓之皮”是一个典故词。
(三)词汇化
关于词汇化,packard、严辰松、董秀芳、亓文香等学者都做出了他们的阐释。总结而言,词汇化是自由组合各类形式的非词句法单位到词的动态历时过程。
而典故词经历了长时间的历史演变,由典故逐渐凝固成具有特定意义的词语,它经历了由非词形式到词的转换,因此这个由典源形成典故词的历时变化过程也必然是词汇化过程。
三 《进学解》中的典故词
(一)统计
《进学解》虽然只有1000多个字,但是整理了100多个词条,不过我们今天讨论的是以《进学解》为典源的典故词,所以有些典故词不放入今天的讨论,如:
(1)跋前踬后(跋前疐后/跋胡疐尾)
《进学解》原文:“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典源出处:《诗经·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
(2)南夷文献综述
《进学解》原文:“暂爲御史,遂窜南夷。”
典源出处:《诗·鲁颂·閟宫》:“淮夷蛮貊,及彼南夷,莫不率从,莫敢不诺。”
(3)各得其宜
《进学解》原文:“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
典源出处:《荀子·正论》:“圣王在上,图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皆使民载其事而各得其宜。”
(4)匠氏
《进学解》原文:“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
典源出处:《左传·哀公十七年》:“石圃因匠氏攻公。公阖门而请,弗许。”
(5)大论
《进学解》原文:“荀卿守正,大论是弘。”
典源出处:《申鉴·杂言下》:“不闻大论,则志不弘;不听至言,则心不固。”
由以上的标准来看,《进学解》中出现的典故词共79有个。分别是:
(1) 业精于勤荒于嬉(业精于勤)
(2) 行成于思毁于随(行成于思)
(3) 圣贤
(4) 凶邪
(5) 登崇
(6) 剔抉
(7) 爬罗剔抉
(8) 刮垢磨光
(9) 口不绝吟
(10) 钩玄提要、提要钩玄
(11) 提要
(12) 纂言
(13) 贪多务得
(14) 细大不捐
(15) 继晷
(16) 焚膏继晷
(17) 兀兀
(18) 兀兀穷年
(19) 觝排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