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2)可以可以变换为不同的形式:

A:老许+谁+都不认识(主谓谓语句)

B:谁+都不认识+老许(主谓宾)

以上两例都是句法歧义

(二)“语境中的歧义现象,是指一句话在某一特定的语境中,不同的人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3](p45)”。例如:

      (3)有个托儿所,阿姨教孩子唱歌是:“郎呀,咱们俩是一条心。”儿童提意见说:“狼是坏蛋,不能一条心。”

      (4)甲和乙在某电影院海报前碰到,甲问乙:“你身体好吗?”乙回答:“老胃病又犯了。”甲又问:“你看过了吗?”乙回答:“看过了。”

    例(3)孩子们因受同音异义词的影响,把明白无误的语义内容作了错误的理解,把“郎”和他们已知的“狼”混肴等同起来。而随着年龄和文化知识的增长,就不会再出现这样的歧解了。

    例(4)甲在问“你看过了吗?”他问的是乙以前看没看过这部影片,这时乙回答“看过了”他所要传达的意思是“他刚看过了医生”。在这里,一个语句“你看过了吗”同时与两种语境的话题“你看过电影了吗?”、“你看过医生了吗?”互相联系,于是在他们两人之间就出现了不同的理解。

其实,“句法上的歧义现象主要是着眼于语言分析,而语境中的歧义现象则主要是着眼于话语分析[4]”。我们知道,在人们的交际中,所说出的话语与说话的动作不是一个概念。一个人的“说话”这一行为,包括说话时言语交谈者双方的心理、生理、以及说话时的社会环境等很多因素,而且说话还有一定的对象、目的、时间和地点等,这还是仅就说话人这一个方面来说的,这些都是“语境”。虽然句子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表达一个人的思想感情,但是它受到一定语境的限制,语境不一样,所表达的意思可能就是千差万别了。所以我们往往不能把单独一个句子从对话语境中抽离出来去了解表达者的意思。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语境是用来表达思想的,而语句则是用来传达语义的。虽然我们说话时想要表达某一思想一定是通过某一语句这一形式来体现的,但是思想和形式之间有时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所以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

从上文我们可以得知,现代汉语中的歧义现象一般可分为语境歧义和句法歧义。而传统上的研究认为,语用是包含语境的。这里的所谓语用,“即主要研究人类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研究语言运用中的环境因素以及人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人作为语言使用者在言语交际环境中的作用等等[5](p12)”。所以在当时,人们一般都是通过如何利用语用方面的知识来分析语境歧义的。而随着学术上对语言学研究的逐渐深入,语境也渐渐从语用学里面划分出来,逐渐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门类——语境学,从此,在歧义与语境的关系问题上,学术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目前学术上的主要观点如下:

如上文提到,句法上和语境中的歧义现象,它们的着眼点是不一样的。句法上主要是从语言的角度来加以分析,而语境上则主要是从说话者的话语中来分析歧义。在文学话语中,写作者有意在一定语境中创设歧义来表达某一思想内容,并且这不仅可以起到烘托气氛、丰满人物个性的作用,还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加的生动形象[6]。

学术上还存在另一种观点,即语境歧义分为狭义的语境歧义和广义的语境歧义,这主要是从说写者的表达和听读者的理解这两个角度来分析的。同时有些研究者认为语境有内隐性语境和外显性语境之分,指出分析语境歧义也可以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并且内隐性语境常常更容易产生歧义[7]。文献综述

上一篇:巴金《激流三部曲》高觉新的悲剧命运
下一篇:孙柔嘉与薛宝钗的命运悲剧性格与文化辉映下的命运之果

《林地居民》中的视角转...

论卡耐基人际交往艺术在秘书工作中的运用

论《文心雕龙》中的草木意象

新历史小说中的性叙事研究

论钱钟书小说《围城》中的动物隐喻书写

鲁迅创作中的审丑意识探究以看客•鬼神为例

试论俄國现代化进程中的障碍机制【2598字】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安康汉江网讯

网络语言“XX体”研究